“我们研发了组织工程角膜内皮膜片初级产品,在最新的动物实验中,曾经浑浊的角膜已重新变得透明。该发明将成为攻克生物工程角膜的最后瓶颈,可与生物工程角膜基质组合构建成全层角膜材料,为更多患者解决角膜移植供体缺乏的问题。”北医三院眼科主任医师洪晶说。
“目前的膝关节置换假体都是进口产品,价格非常昂贵。我们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髁人工膝关节假体,不仅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和康复快等优点,还大大降低了临床费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医师田华说。
……
决赛现场,各位选手摩拳擦掌。
10月8日,在建院60年之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届创新转化大赛决赛暨第二届成果推介会举行。经过选手路演和专业评委提问、打分以及大众评委投票等多个环节激烈角逐,最终,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王俊杰团队的“一项利用3D打印技术精确制导、定点清除肿瘤的发明技术”从入围决赛的1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及最佳人气奖。
“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复发,是其失败形式之一。对于此类病人,通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将3D打印技术与CT影像技术结合,用于治疗全身多部位复发恶性肿瘤,不仅能够达到完全定点治疗肿瘤的疗效,还可帮助患者保留器官。”王俊杰说。2015年,北医三院放疗科在王俊杰教授领导下,国内国际率先将3D打印个体化非共面模板联合CT引导应用于全身多部位复发恶性肿瘤1251粒子植入治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近3年的临床实践,制定并完善了该技术流程及行业规范。
据悉,此次转化创新大赛共征集了92个院内项目报名,分布在22个临床科室、职能部门和护理等多个一线部门。经过专业评委近半个月的初评和复评,选出了13个兼具学术创新、技术前沿及转化可行性的项目,进行决赛路演展示。
“所有参赛项目及2017年北医三院科技成果均被汇编成册,前来参会的政府部门、科技企业、孵化器、科研院所、创投基金等部门可以全面地了解北医三院创新成果,也方便北医三院项目有机会获得更多来自企业的合作意向。此外,部分优秀项目还将被推举参加十月底中国国际医学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大赛负责人表示。
作为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之前的签约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乔杰与严杰副研究员等研发的“一种冷冻胚胎保护液”等科研成果以800万元授权转让给江苏康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近年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推进我国医药和医疗设备的创新水平和国产化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据悉,为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相关规定,近年来,该院深入对接产业、资本等资源,有效撬动各方社会资源促进医疗成果转化,先后出台《科研开发收入管理办法》《职务发明管理规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推进成果转化,并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在此背景下,北医三院专利申报数和专利授权数逐年增加,2017年,拥有专利申报169件,专利授权71件。
此次活动还吸引了6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以及医院各科室中青年骨干前来参会,他们纷纷表示,从此次活动中感受到了北医三院加大科技创新和转化的决心和力度,并希望能尽快参与到医院的成果转化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