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要闻 > 活动资讯 > 正文

行业大咖云集,共谋绿色发展 首届“绿动未来‘氢能技术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召开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时间:2019-08-21


2019819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与氢能公司主办的首届“绿动未来‘氢能技术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致开幕辞。李连荣指出,氢能为我们解决当前能源问题提供了一把神奇的钥匙,也为人类走向未来铺就了一条光辉的道路。国家电投集团致力于氢能技术的研发和氢能源的供给。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作为氢能技术研发的主体,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储技术、安全技术作为主要研发方向,坚持走自主化的道路,并愿意与业内同仁共同打造中国的氢能技术研发体系,形成中国的氢能产业链,并最终催生中国的氢能经济。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致辞

本次论坛从国家及区域发展政策、氢能关键技术自主化及氢能应用方向三个方面共同探讨氢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在国家及区域发展政策讨论环节,陈清泉院士做了题为《创新驱动、汽车革命、能源革命、氢能发展》的报告。陈院士从科技创新,谈到能源革命,从而引出氢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必要性。报告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诠释了氢能发展的必然性及科学性。报告既有宏观的战略定位,又有具体研究对象,指明了氢能技术发展的方向以及它所带来的美好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做报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王菊做了题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概况和趋势》的报告,该报告展现了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现状以及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发展重点,从国家层面提出七大发展建议,使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能够有的放矢,科学推进。宁波能源局副局长王力平介绍了宁波市的氢能政策、产业发展环境与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中信证券总监弓永峰、北汽产投总助兼研究部总监贾广宏分别从国家政策补贴、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投资策略等方面,对氢能技术发展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为氢能技术研发方向提供了指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王菊做报告  


宁波市能源局副局长王力平发言

 

中信证券总监弓永峰做报告    


北汽产投总助兼研究部总监贾广宏做报告 

在氢能关键技术自主化讨论环节,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唐浩林教授、国家能投北京低碳所的何广利博士、中国华能集团清能院董事长许世森、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王仁广教授、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总经理王树华、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从制氢、储氢、运氢与氢能利用等方面,将关键核心技术点和当前取得的研究成果会上进行了分享,并深入分析了技术研发中的重点难点。

 

武汉理工大学唐浩林教授做报告

 

国家能投北京低碳所何广利博士做报告

 

中国华能集团清能院董事长许世森做报告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王仁广教授做报告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总经理王树华做报告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做报告 

在氢能应用方向环节,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陈平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创中心的定位以及该平台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体质机制创新等方面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对国家燃料电池的中长期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中国商飞北研中心梦幻工作室主任张弛、北汽福田欧辉客车研究院院长刘继红分别围绕氢燃料电池在民航、无人机、客车上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应用方向,提出了极有价值的专业性意见和建议,并展望了燃料电池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陈平做报告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梦幻工作室主任张弛做报告

 

北汽福田欧辉客车研究院院长刘继红做报告 

论坛由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总经理张银广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创新顾问委员会主任陈清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王菊、宁波市能源局副局长王力平、中国华能集团清能院董事长许世森、中信证券、中国中车、北汽集团、武汉理工大学、国家能投北京低碳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巨化、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北京科技协作中心、未来科学城产业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参加本次论坛。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总经理张银广主持高峰论坛 

本届高峰论坛的召开是氢能公司落实国家电投集团“2035一流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论坛本着高效和务实的原则,与会各方紧紧围绕氢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积极探讨行业新动态、新形势,总结新变化,对于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和布局,起到了重要指导和积极推动作用。


上一篇:首届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落幕
下一篇:“构建清洁能源生态文明体系”座谈会在京召开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