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峰论坛”在无锡物联网博览会期间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金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奥泰因·赫尔佐格(Otthein Herzog)、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约瑟夫·克特勒(Josef Kittler)、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等多位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论坛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

大咖云集 探索工业互联网实施路径
李颖在致辞中指出,在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快,已从建设推广走向深耕实践,取得显著进展。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实验测试,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平台解决方案,培育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二是推动工业企业和工业设备上云。实施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平台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支持工业企业业务系统和重点设备上云,以海量应用牵引平台功能的快速迭代与丰富,加速形成建平台与用平台双轮驱动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快工业APP培育。构建基础共性、行业通用、企业专用的工业APP和微服务资源池,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深化垂直行业应用,建设资源富集、创新活跃的工业APP开放生态体系。
凝聚产业合力 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高金吉院士聚焦装备崛起催生数字化网络化监测诊断、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故障溯源诊断平台、基于状态与风险的智能联锁与维修决策、人工自愈原理与装备自主健康技术等方面做分享,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建立工业互联网智能运维平台,IT人员和企业设备维护工程师应密切合作。第二,在资助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应支持奖励甘为“垦荒牛”、让企业真正获得实效 “落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三,中国具有门类齐全、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工业装备和劳动力,在学习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同时,应重视人工自愈理论研究和自主健康装备的开发应用。
奥泰因·赫尔佐格(Otthein Herzog)院士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的演讲中指出,工业物联网自从诞生以来快速发展,并且与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结合紧密,促进了开放数字化平台和可视化制造、云技术的创新应用。倪光南院士作了题为“大力发展工业软件”的主题报告,围绕不同领域的工业软件,他深度剖析了其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应高度重视工业软件自主可控问题,并提出大力发展工业软件的思路和建议。“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软件从无到有,已能提供一系列国产工业软件产品,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存在明显短板。要充分发挥我国强大的软件产业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提升我国智能制造水平。”
在尖峰对话环节,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陈大鹏、江苏红豆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奚丰、徐工信息CEO张启亮,朗新科技副总裁、瀚云科技CEO何渝君以及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邦新共同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落地”以及“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圈”两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高潮迭起。
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成果初现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的发展趋势,锡山以大力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为抓手,加快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发布环节,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签约、发布、启动三个环节。



此次论坛由锡山区人民政府、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中国信息化周报承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协办。
来自工业互联网领域领军企业高管,技术专家,科研机构代表,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负责人,国内外工业软硬件供应商及服务商CEO、CTO、工业软件第三方开发者、创客,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代表,工业企业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共计近5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