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概况
某市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当地唯一一家集环卫保洁、绿化施工与养护、市政工程建设、市政设施道路养护、国有资产委托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全资国有企业。企业具有城市园林绿化贰级、造林设计乙级、造林施工乙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级、城市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等资质。自成立以来,公司就非常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9001认证。企业以精心管理、诚心服务为宗旨,借助区域综合管理优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好评。
2.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2.1内部控制不全面
某公司未将内部控制机制全面贯穿于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造成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成为不受监管的对象,产生了一种“特权”意识,导致公司会计核算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牵制,存在管理脱节,产生管理漏洞。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就必须取消这种“特权”,实现内部控制的全覆盖和制衡性,建立与企业文化体系相配套的内部控制机制,发挥其应有的监管作用。
2.2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在近年的年度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中,某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基本可以按时对所要求内容进行披露。从会计事务所对公司的审计信息评价来看,企业的整体信息评价良好。另外,公司还制定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对企业内部信息的知情人进行了备案,确保企业内部信心披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某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不高。企业相关部门没有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就盲目外发,对信息披露的把控不到位。
2.3内部审计权威性不强
从内部审计监管体系来看,内部审计部门权威性不强。虽然公司已经关注到财务部门的独立性,将财务部门设置在职能部门之上。但是审计部门仍归属财务部门,属于财务部门管辖。这就出现了自己审核自己的情况。当审计部门发现财务工作有问题时,如何下达指令,如何确保按照规定进行整改成为难点。某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某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3.对某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3.1建立内部控制文化体系
(1)培育遵守制度的企业文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企业也要成为“法治企业”。所以,公司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都要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制度为标准检验企业经营管理的对错和效果,发挥制度的保护、监督和制衡作用。
(2)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某公司的管理虽然在行业内已经处于领军水平,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公司在管理中应该抛弃个人经验主义,以谦虚的态度,从国外同行那里学习管理中的好制度、好方法。同时,还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和制订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的内控制度。
(3)促进企业内控与文化的融合。某公司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企业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发挥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3.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3.2.1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某公司当前的内部治理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对现有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具体做法如下:①内部审计部门员工与财务部门员工不能兼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②公司审计部门要提升到财务部门之上,只有这样,内部审计部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才能有效降低企业内部的内控风险。同时,公司还可以考虑建立股权激励机制,通过把一部分股票期权转让给企业内能力出众的高层管理者,将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他们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励公司高层管理者,解决企业长期存在的管理者激励不足的现象。股权激励制度把企业的长期利益与高层管理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对规范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某公司改进后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某公司改进后的组织结构
3.2.2完善审计委员会职责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与检测。因此,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公司原来的审计部门与财务部分属于同一个领导,这不符合审计部门的建立原则,不利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实施。另外,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选拔也很关键。首先,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在财务、采购相关部门兼职,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次,审计工作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要熟悉企业的内部管理程序,熟悉企业内部相关业务;再次,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审计部门是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不能将其作为摆设。审计部门要有高于其他部门的权利,可以直接对其他部门的业务进行适当的干涉。若干审计部门只有建议权,而任何措施的实施还得依靠其他部门的直接领导,那审计部门基本就等同虚设,没有任何权威性和价值性;最后,将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纳入对其他部门的年终考核体系中。只有将审计结果与其他部门的年终考核相挂钩,才能引起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才能进一步提高审计部门的价值,也更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3.3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某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强调的是事后风险控制,缺乏对各项业务的事前风险预测。因此公司应尽快建立事前风险预测系统,以业务实施之前的所有环节为基础,涵盖业务实施之前的流程和步骤,如道德风险。企业只要有经营活动,就会面临着内控风险,内控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为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公司必须提高经营者和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培训,加强事前风险管理和风险预测。
除了要建立事前风险预测体系、重视事前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之外,公司还要向国外企业学习,借鉴做得好的企业,结合企业实际对内部控制风险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风险时时刻刻都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要正视风险的客观性,建立动态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监测系统。
3.4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3.4.1制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某公司要重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建立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一方面,公司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对企业内部财务、人事等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公司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虚拟经营”,充分了解市场信息,价格走势、技术发展、竞争对手发展等各方面情况,通过利用外部信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2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意味着利润,因此企业只有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才能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准确的应对,才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企业对外进行业务拓展的基础和依据。不过对企业来说,信息的获取既包括外部市场信息的获取,也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某公司还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为员工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建议,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某公司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员制度、客户投诉机制、员工申诉机构等方式,来加强企业内部、企业与市场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企业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使企业的经营状况、股东的投资意向、债权人和员工的要求等信息进行相互传递,满足各相关利益者的要求与愿望,引导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的稳定,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
作者:娄素珍 (宁波高新区新城市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3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