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户外广告概述
户外广告主要是指在户外发布的广告,包含如下几方面:①在户外场所、设施、空间等发布,以展示牌、灯箱、电子显示装置等为载体,这类广告被称为户外广告。②以交通工具、升空器具、水中漂浮物、张贴等方式的展示的广告被称为户外广告。③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铁道设施等内外设置的广告被称为户外广告,有学者将其称为户外特定场所,以不特定人为对象,一定阶段对人们提供持续视觉传达的广告。
2.传统户外广告视觉突破的必要性
传统户外广告,作为一种特殊广告,因广告为平面方式,较为直观,内容却缺乏吸引力,属于“纯”广告。所以,为提高传统户外广告的吸引力,视觉本身的突破非常关键。可以说,视觉突破是传统户外广告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根本。
2.1传统视觉形式无法满足受众需求
传统的户外广告主要采用单一视觉传播方式,与户外新媒体广告的绚丽多彩、动感画面相比,传统的户外广告平面、无声、静止、单调,视觉震撼力远远不及新媒体广告。数字化时代下,3D技术逐渐成熟,数字化广告动态、立体且炫目,冲击着人们眼球,传统户外广告的单调视觉效用,已经无法吸引受众的眼球,夸张、变换无穷的视觉传播成为当前潮流。转变传统视觉传播方式,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并且,视觉传播是传统户外广告的主要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影响着户外广告竞争力。为在众多广告形式中脱颖而出,传统户外广告必须由视觉上加以改进,抓住群众眼光与实现,提高广告传播质量。由此可见,突破视觉效应成为传统户外广告发展的必然趋势。
2.2必须有强有力的视觉吸引力
传统户外广告与其他广告载体不同,非内容性是其一大特点,其与户外新媒体广告不同,能够通过播放新闻、娱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光看广告。传统户外广告属于纯广告,只能为群众呈现广告内容,导致消费者在观看户外广告时,广告内容缺乏诱导力,更多处于随机状态,对受众的吸引力不佳。虽然,户外广告无法关掉,无法转台,难以被拒绝。但是,走在路上、坐在车上,人们往往只对广告匆匆一瞥,并未详细观看其中的内容。想要在短时间吸引受众,使观众主动停下脚步,必须依靠视觉冲击力,瞬间吸引观众眼球。所以,视觉突破成为传统户外广告在新媒体环境下突破自身、提高竞争力的根本。
3.新媒体下传统户外广告视觉突破方式
3.1静态向动态转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人们来讲,动态物体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可依靠该点将传统户外广告由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展示,具体可通过辅助装置、广告材质等着手,显著增强广告视觉上的吸引力。以某裙子的广告为例,若大楼外墙悬挂两幅同样身穿短裙、露出大长腿的美丽女性图片,一张为传统的静态图片,而另一张却利用辅助工具做出立体裙摆,当风吹过,裙摆随风舞动。那么,这张随风舞动的裙摆必然吸引更多注意力,引发群众好奇,继而吸引群众关注广告。立体化创新为受众带来更显著的视觉效果,广告吸引力明显提升,广告效果高于静态广告。
3.2由单向传递向双向互动转变
传统广告大多采用单项传递,这一模式的主要缺陷是:无法及时掌握受众情况,针对性修正并优化广告。针对该问题,设计师应积极借鉴新媒体广告存在的互动模式,由单向传递给受众,转变为广告商与受众的互动,实时收集受众对广告的认知,了解受众对广告的需求方向,以此优化户外广告,提高广告受欢迎程度,给予受众自我满足感。如:在户外广告中,可添加趣味游戏、竞技挑战等游戏,激发受众的参与兴趣,实现受众与广告商的互动。以某食品的户外广告为例,设计师做出巨大的食品,并将其做成拼图形式,想要参与游戏的群众可参与拼图,获胜后给予奖品;不想参与游戏的群众也可试吃产品,以此消除传统广告与群众的疏离感,提高广告亲和性与直观性,激发受众购买热情。
3.3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户外广告是一种被动传播方式,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面对海量信息,被动传播方式很难吸引群众关注,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审美。对此,设计师在设计户外广告时,为达到眼前一亮、快速吸引群众关注的目的,必须和新媒体联手,通过人际交互等手段主动向群众推送广告,引导群众主动关注广告、记忆广告内容,达到广告效果。如:一则反对家庭暴力的公益性广告,设计师直接在户外广告牌装设了摄像头,且摄像头拥有眼动追踪技术,能够跟踪观众眼动控制广告画面,当摄像头捕捉到观众瞳孔,会为路人展示一对夫妻相互依偎、幸福美满的画面,当摄像头捕捉范围无瞳孔,会展示丈夫暴力殴打妻子的画面,反反复复,吸引了大量受众关注,继而仔细阅读其中内容,广告效率显著提升。
4.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户外广告视觉内容突破方式
4.1融入环境元素
在户外广告设计与传播中,周边环境作为重要媒介,发挥着辅助作用。科学利用周边环境,有助于提高传统户外广告的视觉效应,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具体来讲,在户外广告借用环境要素时,可分为如下两种:
①环境元素和广告元素之间符号替换。符号替换作为图形创意内的常用形式,设计师在实践应用中,基于广告图形特征,将图形某部分转换为周围环境中的同类因素,以此拓展户外广告表意范围,给予客户新颖的视觉效果。以某公益广告“戒烟”为例,设计师将广告牌支撑立柱描绘成香烟形状,配合立柱上方广告牌上的广告,形象地展示了广告所要传达的含义。
②以客观环境影响广告内容。设计师在设计传统户外广告时,为达到视觉上的突破,可在环境和广告间的客观联系上创新,通过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固有元素融入广告视觉内容,以此吸引群众眼球,达到应有的广告效果。如:某快餐的户外广告,可考虑当地天气环境,以日光参与广告设计,当太阳照射向广告牌,广告牌顶端投影出M影子,这个影子是气候环境自然形成,也是广告内容标志,达到了视觉上突破的目的。
4.2提高广告画面的延展性
传统户外广告局限于固定平面框架,画内元素很难和画外元素之间发生互动,画面表现力不足。面对该问题,设计师可提升广告画面的延伸性,将广告上的部分视觉表达由方框内拆除,通过和画面外元素结合,拓展受众视线,扩大表现范围,为受众带来更多视觉空间、想象空间。以跆拳道的户外招贴为例,为表现跆拳道的威力,吸引更多受众观看广告并产生学习的念头,可将跆拳道学员击打木板产生的裂纹由画面向画框延伸,甚至延伸到地面,通过在路面绘制放射性裂纹,既展示跆拳道的威能,又拓展了广告视域,增强空间表现力。
4.3由平面向立体发展
与平面物体相比,立体物体更能吸引群众关注。所以,在传统户外广告视觉突破时,可将平面物体向立体转变。设计师在设计广告时,可利用视觉错觉、光影效果等赋予平面图片立体感,也可通过造景、借景等方式创意广告,提高广告视觉吸引力与传播效率。在广告由平面向立体发展过程中,首先,应重视户外广告的空间化。具体来讲,将空间纵深、大小与光影等作为画面视觉内容,构成整个广告设计,将平面广告与立体世界有效连接,给人三维空间感,增强广告画面真实性,加深受众对广告的关注度与理解力。其次,注重场景化。广告场景化主要是指利用造景、借景等方式改造画外广告现场环境,使周围环境成为广告的背景内容,给人以想象力,激发群众好奇心,最终达到广告传达意图。
5.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广告形式逐渐多样化,为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效应,同时,也为传统的户外广告带来一定冲击。传统户外广告想要稳步发展,降低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影响,必须由视觉上突破、通过融入环境元素、增强广告画面延展性、由平面广告向立体感转变等方式,提高户外广告对路人的吸引力,避免传统户外广告群众与广告主被新媒体广告分流,推动传统户外广告稳步发展。
作者:李颖慧 (北京首都机场广告有限公司)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1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