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造林工作在摸索中逐渐开发出了一条与自身实际发展相适应的造林绿化模式,其中工程勘查施工就是典型代表。工程勘查施工在实际的应用中虽然程序比较复杂,但是科学合理,遵循实际的发展要求,能够保证苗木的存活率,保证树木生长的质量,是现代林业快速发展中的一个必要的模式。我国虽然林业分布广泛,但是质量不高,再加上地质环境的影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国家生态是必要的举措。
1.林业工程造林工作
1.1造林管理的意义
我国林业面积分布广泛,但是林业质量参差不齐,东部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土壤严重沙漠化。在林业工程造林工作中,管理可以为林业工程提供有力的指导,保证林业工程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样也是现代化林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林业的经济发展需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运用良好的管理方式,才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运用合理的资源,让林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实现林业工程的发展。
1.2造林管理的原则
①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起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管理工作可以正常进行。要做好林业造林工作就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计划,按照规划有顺序地完成相关规定。制定计划之前需要对造林工程有详细的了解,充分运用场地资源、保证各个方面的配合性,最终让工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②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做好勘察工作,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具体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工程建设,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降低盲目施工对工程造成的影响,节省成本和节约资源。
③充分运用合理的林业工程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升林业造林工程的管理效率。需要技术和管理协同配合运用才能够发挥出工程的工作效率。在造林工作中,还应该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完善施工规划、管理体系,保证安排的科学合理,协调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让工程施工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2.造林勘察施工之前的准备环节
首先,在造林工程开始之前要进行勘察准备工作,勘察工作是进行造林工作的前提,进行勘察工作之前,要保证林业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器材设备等在施工现场。其次,工程造林的时候应该采取“取水就近”的原则,充分运用周边的河流水。
再次,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在苗木种植的过程中保证图纸设计的合理性有重要意义,会审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合理进行,施工单位了解图纸详细情况之后,召开会议的邀请相关项目人员,将设计意图、特点等进行详细介绍。施工单位应该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设计要求,协商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接下来,施工单位人员还需要审核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证书等,保证造林勘察上技术人员的专业性。
最后,设计交底是准备工作中的重要工作,项目人员要了解苗木种植的特点,明确工程质量标准。比如项目经理在进行人员技术交底的时候,除了要向施工单位交底之外,还需要每个人员技术交底,做好图纸、施工方案、质量检测标准等文件交底,重视技术的可操作性,保证造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3.林业工程造林勘查施工技术分析
3.1前期勘察设计
首先,根据造林的实际场地进行初步调查,以线路为基准,调查造林地区的地质、地貌、植被、原本生态等情况,保证各种资料搜集齐全之后,根据在当地搜集资料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土壤类型表格、苗木培育规划、植物生长情况等,再加上造林经验总结来为造林勘察设计提供详细的参考意见。
其次,还应该做好境界区划,为方便造林之后的管理,将造林设计落实细分到具体区域,比如一个单位经营林场,还可以将林场进一步细化分割成小班组,小班组是以施工管理为基本单位。林班的界限可以用自然地形界限来划分。小班组成为单元之后,以此为模块进行多次划分,施工单元和各个小班的具体情况、权属关系都保持一致,划分主要是通过地形界限、道路或者其他明显的植物作为划分。
最后,进行详细调查。将区划完成之后的小班组进行详细调查,调查区域内的植被、水文、地形、地貌等、土壤等相关的信息,填写小班组外作业调查表格。调查表填写完毕之后,及时分析确定选择使用的造林技术类型、经营类型。
3.2平整绿地
将原本地上的杂质、杂草、劣质土壤等清理干净,保证土壤地面的清洁程度。在地面上铺撒基肥,结合周围环境平整土地。如果是种植土必须要整平,达到自然排水的平整度。草坪种植换土厚度值为30cm,一般换土厚度应该达到45cm,灌木种植之后,每一株需要换土0.45m3。种植土到位和初步造型完成之后,通过人工手段整出自然下降的坡度。土层消毒,应避免使用高毒性农药残留的药物,应该选择使用低毒、低残留性质的农药。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杂草和病害发生。做好细部平整,保证土壤的精细、基肥施足,保证地形和标准高度相同,保证土层肥沃、土质松软,保证曲线层次清晰和完整。
3.3选择苗木
为实现造林目标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苗木,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树种,根据地区性质等特征植树,尽量不去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尽可能多栽种树木,减少或者是避免引入外地树种,外地树种的成活率比较低。选择苗木时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经过实际考察之后,才可以挖掘幼苗,根据幼苗生长规格、长势等情况,安排专业人员护理幼苗,注意洒水和阳光暴晒。苗木选择结束之后,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苗木的运输,比如长距离运输可以在植物上方覆盖一层油布,保证苗木栽种的存活率,提高林业工程中现代营造林质量。
3.4苗木的种植
在进行苗木种植之前,应该对根部以喷雾的形式喷洒生根素,避免在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使用。苗木在均匀施肥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移栽使用穴植法,在地上挖好空穴,严格控制穴的大小、深度等尺寸,如果栽植过深苗木的呼吸作用被影响,对植物的生长不利。在实际的栽种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苗木,比如栽种地区潮湿,就应该使用潜栽,但是如果栽种地区干旱就应该深栽。可以将表层土进行回填,因为表层土含有一定水分,可以为根系提供水分补充,回填完毕之后还要夯实,在树穴表面应用稻草或就近取材用树叶树枝进行覆盖,以防止过度失水。栽种完成之后,切记浇水过急,之后采取合理的措施灌溉、养护植物。
4.结语
综上,造林工作已经成为比较规范和系统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勘察、管理工作是造林质量的前提。科学合理的造林工作,也是全球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此外,也顺应了世界生态环保要求,促进了林木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使我国林业建设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李晓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2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