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观念的逐渐更新,教育思想的日渐丰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势必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当下要全面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普通大专院校,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必将主动更新教育理念,调整培养方案,探索合格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教育部提出加快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新工科”的理念被广大工科高校认可并实践,在“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夯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调整探索适用于“新时代”潮流下的民族本科毕业设计的制度体系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1.民族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综合能力偏低且重视程度不高
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空间思维能力弱,理解能力差、汉语水平低,而任课老师维语水平几乎为零,这就造成了民族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较差。由于民族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一些基本机构设计的工艺流程不了解,在机械制图过程中,不能将专业知识与机械制图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导致设计图纸不规范,存在错误较多,达不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通常本科毕业设计实践安排在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年,在这一学年,毕业班的学生忙于准备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硕士研究生等各类考试或者忙于找工作,进行面试等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通过自己学长们得知“毕业设计只是过场、没有毕不了业的学生”和“学校为了就业率,都会让大家通过”这样的消极言论,导致学生做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和紧迫性不足。
1.2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通常情况下一名指导教师可能要指导十几名的学生,由于高校一线教师都肩负教学和科研的双重重担,指导教师本身应对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都已筋疲力尽,所以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所剩不多。
1.3选题陈旧,创新性不强
本科毕业设计第一步是选题,然后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的创新性、现实性将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老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所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常常是前几届毕业生使用过的,缺乏创新性,实践意义也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
1.4过程管理虚化
学校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力度不够,只重视毕业设计的通过率、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管理不到位。只是依托指导教师来管理,指导教师有着教学压力、科研压力和家庭的压力等,精力有限,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
2.毕业设计对策研究
新工科人才具备“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能够主动适应新时代和未来科技变化的工科人才。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要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区域经济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有效的民族工科毕业设计的考核体系及评价方案。
2.1严把选题关,调动学生积极性
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要有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创新性,采取多方位毕业设计模式下毕业设计选题与教师科研课题、实习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新工科人才质量培养目标。大多数指导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这些教师可以在学生读大二或者大三时安排布置,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去。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指导教师选定的题目,学院或者系组织指导教师进行审核,避免出现重复、无意义、大而空、难度偏大的毕业设计题目出现。
2.2严抓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第一,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真正地监督好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二,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就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强调毕业设计答辩的不合格率,打消学生有“无论毕业设计质量如何,都会过”的侥幸心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毕业设计真正重视起来。第三,指导教师切实做好对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撰写、图纸绘制、毕业答辩等环节的把关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的一票否决权。
2.3制定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构建民族工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指标进行严格把关考核,确保毕业设计质量。一般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开题报告(10%)、中期检查(10%)、指导教师评分(20%)、评阅人评分(20%)、答辩组评分(40%)。按照这一要求对学生成绩进行最后综合评定,并按照成绩分为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小于60)。毕业设计成绩的给出要公平公正,权衡各项评价指标,要有依有据。通过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管理及考核体系的完善,提高指导教师和毕业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保障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3.结语
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学生能力偏低、重视不够、指导教师精力不足、选题陈旧无创新、管理过程虚化等问题,按照“新工科”的要求,积极探索民族生毕业论文改革对策。从毕业设计选题创新性提升学生积极性、严抓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管理、制定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对民族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进行了完善,通过民族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满足“现时代”要求的工科类人才。
作者:范修文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2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