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纵横 > 正文

生物材料有了“中国定义”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6-14
  在6月11日至12日于成都召开的国际生物材料界第二次定义共识会上,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建议的“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经大会通过后作为新定义列入生物材料定义清单,这是该科研领域首次拥有“中国定义”。

  生物材料定义是对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内涵的规范化表述,对学科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本次会议也是国际生物材料界时隔32年再次召开会议进行定义规范化。会上17个国家和地区的53名各国院士专家,围绕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再生医学、植入和介入器械、新兴生物材料等6个专题展开讨论。由各专题提出术语及定义,并经全体参会代表充分辩论后提交大会表决,通过条件为“赞成票不少于75%”。

  张兴栋团队于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生物活性陶瓷及涂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的颠覆性概念,认为可以赋予材料诱导组织形成或再生的生物功能,这也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视角。2016年张兴栋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

  “简单来说,就是在人体内植入无生命的人工材料,就能诱导生命组织器官再生,调动人体自身修复功能,让材料变成‘活’的。”张兴栋说,尽管“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概念在提出初期受到国内外生命科学、再生医学界广泛质疑,但随着本次大会上“中国定义”获通过,表明我国生物材料研究水平已获得国际认可,与之相关的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本次获得定义,将促进“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相关产品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走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作为世界生物材料科研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本次会议共提出约50个至70个生物材料新定义,其中诱导性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基因组、生物材料芯片等被认为是未来发展前沿。

上一篇:柔性射频滤波器让手机“能屈能伸”
下一篇:世界十大明星雷达装备中国占六席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