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发展 > 正文

成功发射!我国海洋监视监测卫星星座初步形成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1-11-23
  11月23日7时45分,1米C-SAR业务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首颗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标志着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已由科学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业务化观测能力。

  1米C-SAR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高分三号科学试验卫星共同组成我国海洋监视监测卫星星座,卫星重访与覆盖能力显著提升,标志着我国海洋监视监测卫星星座初步形成。

  1米C-SAR业务卫星主要搭载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多极化、多模式海陆观测数据获取能力。

  该星在高分三号卫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新增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可为海上权益维护和大洋渔业生产活动等提供服务;新增的星上实时处理功能,提升了海上突发事件及海陆自然灾害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能力;改进了传统扫描与波成像模式,提高图像质量与海浪参数反演能力;卫星连续成像时间增加一倍,进一步提升卫星使用效能。可为海洋动力环境、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监测、土地利用、地表水体等多要素观测提供稳定可靠的定量化遥感数据,为保障海洋权益、维护国土安全、防范地质灾害等重大任务目标,以及为“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1米C-SAR业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立项,由自然资源部主持建造的海洋业务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分别承担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

  后续,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将会同相关应用单位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全力保障卫星按时投入使用,实现多星组网业务运行,有效满足海洋、国土、应急、生态环保、水利、农业、气象等多领域应用需求。

上一篇:AI预测最易传播新冠病毒的动物,水貂、穿山甲和蝙蝠名列前茅
下一篇:逐步实现工业化应用,国产高压电缆绝缘材料成功破局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