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发展 > 正文

博问科技丨国内首个!文史科学大模型迎新出发!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网 时间:2025-02-06

  2023年以来,AI浪潮席卷而来。北京博问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探索“人工智能+文博事业”融合路径的先行者,实现从无到有的自主研发,并以1.0文博垂域专属大语言模型,闯出了一条人工智能推动文博行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行之路!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新年之际博问科技——文史科学大模型迎新出发,以创新性科技成果,再次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畴,引领国内文博垂域大语言模型发展方向。

  从单点试验到全面推广

  2024年3月30日,博问AI大模型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开启试运营,自此开启以AI赋能文博行业创新性发展的应用之路。


2024年3月摄于试运营现场


2025年1月新春活动界面

  为推动博问大模型在文博行业的深度应用,博问科技为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全额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建立博问AI数据中心,保障大模型的运行稳定性及高效性;超500万本文博专业文献投喂训练,使其具备强大语义理解与精准回答能力,保证回答有据可查,有理可依;与高校深度合作,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加速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

  一年来,博问大模型紧跟时代脉搏,及时录入最新学术成果。自主研发的AI智慧讲解产品“小博问问”,以互动问答功能与合作单位的用户深度交互,大模型基于对用户参观轨迹、情感需求的相关数据,再次进行整理与学习,形成“学与用”的闭环。

图一、图二摄于大理市博物馆;图三摄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博问大模型以用户为导向,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助力合作单位发挥数据价值赋能运营、展览、服务提升等多个场景,也为其升级文史科学大模型打下坚实基础。

  从文史专项到全栈能力

  通过不断推进业务边界、深化研发创新的实践,博问大模型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数据基础上,新增地质类、科技类、自然类等多个知识模块,丰富了模型知识体系。

  在此过程中,博问科技同步优化大模型性能,积极拓展基础数据的投喂边界,旨在构筑文博行业更为全面的知识图谱。为保障海量资料投喂后系统运行稳定性,研发人员进行多次硬件和架构升级,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整体性能,确保大模型在高负载情况下依然能够高效运行并响应用户请求。

  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深度应用,博问科技文博垂域大语言模型现已实现了全栈AI能力的重大突破,全面升级迭新为文史科学大模型,其知识丰富程度、高效响应速度、系统并发处理效能皆远超行业内同类产品。经过多轮内测和实际应用验证,博问科技发现文史科学大模型在多领域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为各类科学文化机构提供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服务支持。

  大模型走向文博行业,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博问科技凭借其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全新升级文史科学大模型,为文博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提供技术支持。未来博问科技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拓展文史科学大模型的应用范围,开创人工智能与文博事业融合发展的灿烂前景!

上一篇:高新投三江成功举办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成果应用示范评审会
下一篇:清华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专项合作启动,引领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