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0日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南宁市多家单位、企业实行分类分时段安全有序复工。复工首日,南宁日报记者采访看到,昔日熙熙攘攘的地铁、公交车里显得冷冷清清,自驾、骑自行车、步行成为上班族主要出行方式,各单位、企业和重要场所均设有体温检测点,做好消杀工作成了许多人返工的第一件事。
精神重抖擞,不怕春来迟。南宁市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相继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生产中,戴着口罩的点头成为这个冬日里最暖心的问候。
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复工复产
2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南宁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工厂,在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经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测量体温、酒精消毒双手、登记身份信息等环节后,记者步入低温肉制品生产车间参观通道。透过窗户,记者看到车间内的工人们正在工作岗位上有序忙碌着,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要求,企业于2月10日正式复工,当天预计复工人员达到93%,能达到工厂基本生产需要。”南宁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曹晓杰说,复工后,该厂每天能够屠宰生猪3000—4000头,日产生鲜肉300—400吨,日产肉制品达300吨。
在南宁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码垛机械手正在有序地码放产品。为严防严控疫情,防止员工密集接触,公司现在只开通一条生产线,每天产量在300吨左右。
南宁糖业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下属的伶俐糖厂、大桥制糖公司、明阳糖厂、香山糖厂、侨旺公司先后复工。针对疫情期间市场口罩紧缺、生产口罩原材料紧缺的状况,南宁糖业扛起国企责任,其下属子公司广西舒雅护理用品公司及南宁侨虹新材料股份公司加班加点,“跨界”研发适用于生产医疗和卫生防护用品的产品。企业新建医用口罩生产线争取在3月底前投入试产,项目将利用侨虹公司研发的孖纺滤材产品为主材生产医用口罩,预计日产达10万个。
快递企业逐步恢复全网运行
上午8时不到,中外运广西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位于友谊路及五一西路的两个外运库区已是繁忙景象。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按疫情防控要求佩戴医用口罩,人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开展仓配作业,努力完成好重要物资保供的物流运输任务。
“今天是我们企业正式复工复产的第一天,我们将在做好防护防控的基础上,逐步恢复生产、提高产能,为战‘疫’贡献企业力量。”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莫勇涛说。
在望州路一顺丰速运点,戴着口罩的快递员李辉正取出智能快递柜内的快件,他告诉记者,顺丰速运在每个投递网点配备了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每天对员工进行测温,并为员工配备了医用一次性口罩和酒精喷雾等。
“按照南宁市关于服务业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复工的部署要求,南宁市邮政行业将在防疫措施保障到位的前提下,自2月10日起逐步有序恢复全网运行。”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邮政、顺丰、京东等寄递企业正常派送,在优先递送防疫类邮件、快件的同时,全力保障生活类物资配送。但受疫情防控影响,南宁市快件可能出现短暂延误或部分寄往地区无法按时送达等情况,请广大市民对特殊时期可能出现的服务异常给予理解和支持。
各部门服务复工复产企业
2月10日一早,南宁市金融办银行保险科工作人员覃秋丽来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办公室进行消毒杀菌。
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后,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汇总受疫情影响的保险企业的情况和需求,开展行业分析;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对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主体融资需求上报工作……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金融办积极组织工信、卫健等相关部门及各县区、开发区摸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主体融资需求,开展银企对接,截至2月9日共收集对接34项融资需求,涉及金额17.483亿元,目前已经报送了4批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
同样活跃在服务企业一线的还有广西—东盟经开区督查小组。当天,督查小组人员分组到各个企业进行督导排查,核对企业复工人员名单,查阅企业员工入厂体温检查表,询问企业复工员工籍贯及近期行程等,重点了解企业防护物品储备和疫情防控能力,指导企业加强防控措施、做好员工防疫培训。“企业正式复工复产后,人员流动性加大,我们绝不能松懈,要引导企业和职工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督查小组成员黄仁好说。
据了解,截至2月10日,广西—东盟经开区共有58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规上企业33家,拟培育入规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