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宁高新区将重点打造两个‘百亿园区’,培育两个‘百亿企业’。”2月7日,南宁高新区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会上还明确南宁高新区将实施“七项重点攻坚”举措,确保实现2021年综合排名居广西高新区首位、力争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进一步提升两大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踏上新征程,再创新高度。南宁高新区正在为实现“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不断奋进。
科技引领 创新发展
“十三五”期间,南宁高新区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南宁高新区规上工业年均增速25.01%;外贸进出口总额更是实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完成487.09亿元,相比2016年增幅达381%;2019年在全国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47位,比2018年提升了7位;南宁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未来5年,南宁高新区将如何成为助力南宁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科技创新是关键。
广西柯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南宁本土成长起来的工业企业,主要从事砂石、尾矿与建筑废弃物处置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去年该公司在位于南宁高新区的南宁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投产了新生产线。“我们今年正月初八就全面复工复产,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也制定了自己的五年发展计划,5年内我们要在南宁建立健全本地全套产业链,实现产值50亿元的目标!”公司董事长黄国和信心十足地说,这是南宁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给公司带来的底气,“这里有专业的政务服务、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储备以及多种优惠政策和金融扶持,对于企业快速发展、长远发展来说是片沃土。”
越来越多像黄国和一样怀揣创业创新梦想的人们来到南宁高新区,在这里用科技创新实现梦想,也带动了南宁高新区的发展。对于南宁高新区而言,科技创新依然是未来5年发展的“重头戏”。“十四五”期间,南宁高新区将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创新服务体;加快集聚高端人才,支撑创新升级;深化金融改革,激发金融服务新活力等;在产业业态创新、国际化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产业组织创新等层面寻求突破,推进产业战略性、结构性、创新性调整,辐射带动广西乃至北部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
量质并举 产业升级
“十三五”期间,南宁高新区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引领,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2020年,南宁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51亿元,同比增长43.85%;实现利润总额13.45亿元,同比增长26.22%。
“十四五”开局,南宁高新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强化量质并举,推动产业升级。
南宁高新区将按照“强二扬三优一”的要求,强化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重点推动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文化创意、科创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南宁高新区将依托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园区建设,聚焦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人工智能、5G示范应用等细分领域招大引强,推进“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信息服务”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加快建成承接东部、衔接东盟的重要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和供应基地。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实现产值超450亿元,累计形成超100亿元企业1家、50亿—100亿元企业3家、10亿—50亿元企业10家、1亿—10亿元企业15家。
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南宁高新区将积极构建“科技研发—合金材料—精深加工—下游应用”产业链,重点发展高端交通铝材研发、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工业机器人、环保装备等智能制造业。到2025年,智能制造产业将实现产值达200亿元。
生命健康产业——南宁高新区将依托广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势,按照“创新发展、特色引领、资源整合”的思路,重点发展特色中医药、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推动新型药物研发。到2025年,生命健康产业将实现产值达100亿元。
现代服务业——南宁高新区将聚焦园区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生产性服务需求,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科创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到2025年,将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250亿元,现代服务业占比逐年提高。
深化改革 开放发展
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南宁高新区将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东盟合作等,提升跨国、跨区域、跨领域集聚整合创新资源能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迈进。
南宁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研究高新区行政审批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制定权力、服务、责任清单,强化部门权责关系,提高行政协同效率;创新管理方式,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和一口受理、同步审批的“一站式”高效服务模式;以大数据为手段,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
继续扩大开放,提升创新国际化水平。南宁高新区提出,要继续深化与中关村的开放合作。推动加工贸易升级,建立电商产业生态圈。持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链接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协调创新能力,改善综保区设施条件,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等。
依托南宁综保区和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南宁高新区将畅通国际陆海新通道,支持开通和加密北部湾港国际海运航线。支持北部湾港开行至中西部地区的海铁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加快构建经西部地区联通“一带一路”的大能力铁路货运通道。加快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探索打通中越跨境电商陆运、班列、航班新通道,加快推动南宁东盟国际运输枢纽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累计开行6条中国(广西)—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班车线路、8条中国(广西)—东盟全货机航线,力争推动中越跨境电商班列开通。
加快推进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开发建设。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西移和西部地区面向东盟市场的产业南迁,引入10—15家国内、国际技术领先的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入驻,把园区打造成为包含区域采购与分拨中心、现代化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城市配送仓储中心、供应链大数据交换中心的现代化智慧物流产业集聚区。力争2025年实现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全面运营,园区建设总投资累计100亿元,当年园区企业营业额8亿—10亿元,物流总货值约25亿元。
推动区域协同合作创新,积极推动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南宁高新区与北部湾城市联动协同创新机制。
产城融合 绿色发展
人才集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的重要财富。过去5年,随着区域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才加速涌入南宁高新区。如何把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变成群众可触摸、可感知的日常生活?南宁高新区作出了回应:“十四五”南宁高新区将坚持环境营造和城市管理相结合,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美化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打造布局合理、宜居宜业、低碳智能的北部湾科技新城。
具体来看,南宁高新区将完善城市宜居功能。
改造市政设施——打通历史遗留的“断头路”,持续优化辖区路网体系,推进微循环遗路工程和人行过街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智慧杆塔建设,推动免费开放共享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国有投资杆塔等资源用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至2025年,初步形成完整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深化“优教高新”建设——以“自治区教学改革示范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优质学校“三优”项目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深化内涵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强化教育质量提升,继续实施党建领航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设施提升工程、文化育人工程、质量兴教工程“五大工程”。完成心圩中学、连畴小学改扩建项目,迁建永宁小学,新建金良路小学、高新小学东校区(鲁班路小学)、西宁路小学、澜月府小学(暂定名),新建欢乐之家、龙湖春江天越、龙光玖珑郡等楼盘配套幼儿园,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普惠园覆盖率和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进一步推进0—3岁托育机构建设。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高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推进“病有所医”——逐步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十三五”期间完成了爱琴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市八医院对心圩卫生院的托管,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患者可就近享受市级医院优质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至2025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辖区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加强“康有所依”——实现行政村篮球场全覆盖,构建城市社区“十分钟健身圈”。至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建立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产品和服务丰富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完善“老有所养”——至2025年,配合市级开展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建设,推进南宁高新区示范性公办养老院公建民营。进一步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开展社会化运营。落实市级有关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各项扶持政策。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特色突出、高中端面向市场、中低端覆盖基层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宁高新区还将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