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园区 > 正文

沈阳高新区成沈阳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来源:每日甘肃网 时间:2017-09-25


      9月20日下午,全国网络媒体辽宁行采访团一行前往沈阳高新区,该区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成为沈阳产业转型的新动能。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主要切入点。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营商环境正在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沈阳浑南区是国家级高新区,代表着沈阳的未来和希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导区是发展所需、责任所系。沈阳浑南区委书记、沈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一兵表示: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围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准确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和趋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沿着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建设,奏响了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的最强音。五年来,国际软件园、新松机器人未来城、航空产业园、IC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健康医疗产业园异军突起,全区新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规模的产业项目70个,其中超过50亿元的6个。目前,全区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5家。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276.9亿元,同比增长12%。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崛起。从无到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吸纳了近500家电商企业,2016年实现交易额700多亿元。

  据了解,高新区内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京东商城就是其中代表之一,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企业,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企业,于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已经超400亿美元。民用航空产业蓄势待发,沈飞民机公司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承接为庞巴迪生产机身、尾段、机身对接、机身电缆项目;为波音生产737散组件、787垂尾前缘、737—48段项目;为空客生产A320应急门、A320机翼前缘项目。在国内同时为国内ARJ21生产尾段、吊挂、全机电缆、电源中心;为C919生产后机身、垂直尾翼、发动机吊挂等项目。健康医疗及生物医药产业生机勃勃,辽宁诺康生物制药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止血药生产基地。辽宁成大生物有限公司攻克多项技术性难题,打破了国外在高端人用狂犬疫苗领域长期垄断的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商。智能制造机器人和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机器人产业规模全国居首,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壁垒,新松公司成为国际机器人产品系列最全的厂商之一。IC装备产业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三甲,产业基地积聚了拓荆科技、芯源微电子、富创精密等一批具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建立起国内最完整的IC装备产业链条。相信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四大千亿产业集群一定能够在沈阳的大地上熠熠生辉。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浑南在着重推进产业转型的同时,也在以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推进城市建设。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落户沈阳,浑南成为全运会主赛场,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围绕打造新型城市发展的示范区,更加积极地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尊重城市规律,全面接轨国际理念,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力争将浑南打造成为现代化的都市核心,成为东北地区最有活力、变化最大的地区。

  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孕育的背后,是发展新动能的积聚,是新旧增长动力的悄然转换。浑南区是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近年来,浑南围绕“中国智谷”和创新改革先导区建设,踏着改革创新的时代鼓点,点燃了创新这个发展的新引擎,激发了全区上下去拥抱“智能时代”和“创时代”的热情。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科研院所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9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70个,跨国公司研发机构11个,国内一流的公共研发和检测平台23个;拥有组建创新沈阳俱乐部等产业联盟14个;建成众创空间27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9家、孵化器6家;依托2亿元的区级产业引导基金,引进和设立了8支重点基金,总规模超过16亿元;建成沈阳国际软件园等科技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27家,组建科技创新产业联盟26个,创投基金等科技金融服务机构18家。与此同时,汇聚了更为前沿的高端人才,今年14个团队获得市盛京人才计划专项奖励3700余万元,引进人才300多名。

  目前,全区共拥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50余位,建有院士工作站11个、博士后工作站19个、长江学者工作室2个。在改革创新方面,高新区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体制机制最佳、活力动力最强、创新服务最优的区域。

上一篇:青岛高新区“高创”搭建起科技金融新生态
下一篇:成都高新区:开启一站式双创服务推动创新供给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