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建湖高新区被列为盐城市重点经济园区;2015年,建湖高新区获批筹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年,建湖高新区与塘河街道实行“区、街合一”办公。合并后,高新区(塘河街道)的区划面积由原来约30平方公里扩大到43平方公里,下辖胜利、严桥、长沟、李夏、七里、走马、乔庄、双湖社区等7个村1个社区。目前一期已开发建设面积约23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
2016年,建湖高新区成功创建“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江苏省两化融化试验区”,为通过省级高新区创建验收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高新引领,打造特色园区
以通航产业、智慧产业、新能源汽车、石油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建湖高新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软件产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吸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园区。目前,入园企业已有13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44家。
石油装备产业。拥有从陆地石油开采成套装置到海上油气复合开采设备制造企业近20家,石油装备产业服务集聚区和国家级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是全国最大的油田井口装置生产基地。
航空产业。重点发展通航整机制造、设备制造、研发培训、商业服务和通航运营保障五大板块,规划8.15平方公里的通航产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获批市级园区;通用机场项目已获省政府和军方批准和省发改委核准立项,列入全省发展规划,机场主体建设以及附属设施建设接近尾声,已有艾雷奥特通用飞机、天一机场特种车辆、春秋航空设备制造等一批项目入园,被评为江苏省小型飞机先进制造业基地,被列为市“十大产业创新工程”,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发展轻型客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开发,打造从新能源整车、关键零部件到汽车后市场的生产营销体系,带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拥有登达汽车、韩森自动车等骨干企业,全年计划销售新能源汽车1000辆以上。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规划1平方公里的智慧产业园正在建设之中,目前已建成10万平方米的大学生科创中心(孵化园)6幢多层标准厂房和13幢点式楼,落户科技成长型项目20多个,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机柜2120台的大数据中心一期陆续投运。
科技支撑,打造创新园区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起点规划建设“未来科技城”,按照“一核、一心、一带、五园区”的功能布局,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科技孵化园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与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提升石油装备产业发展层次。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承接部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项目。航空产业园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集团、春秋航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大型央企、民企和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全区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实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0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5个,申请各类专利500多个。
做优环境,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只进一个门、办妥万件事,便民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为让老人晚年生活得更加幸福,五保老人全部入住养老服务中心;与县城投公司联动,老年活动中心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开展订单就业培训,为群众提供就业保障;有效覆盖园区社保人群,为困难群体提供社会保障;实施农贸市场建设工程,打造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菜篮子”;为群众就医提供方便, 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村卫生室,让“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区”在园区成为现实;实施教育富民工程,多所学校和幼儿园覆盖全区,让孩子们共享均等教育机会……建湖高新区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惠民工程,件件实在,暖人心窝。
基础设施到位,道路通达顺畅,环境优美宜人。建湖高新区造绿规模从“见缝插绿”到“泼绿堆翠”,区域内有占地2200多亩的生态双湖公园、9.3公里长的西塘河风光带、30公里长的城市慢行系统及市民广场、秀夫公园、沈杨公园等一批休闲绿地公园,街道绿地率达45%,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20㎡,西塘河景区获批国家3A级景区。
功能配套完善,作为建湖县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城南实验初级中学、城南国际小学、县人民医院陆续投入使用;供居民休闲健身的体育中心、具备大型会议会展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以及五星级的九龙国际大酒店坐落在街道。规划建设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核心商业、汽车商贸、文化创意等五大产业集聚区,总投资10亿元的海聚汽贸商城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总投资20亿元的雨润城市综合体、总投资12亿元的广益来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加快建设。建成科创大厦、金钻大厦、省级科技孵化园、人才公寓等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基本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生活所需。
计划到“十三五”期末,建湖高新区入园企业将超200家,经济总量突破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