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园区 > 正文

佳木斯高新区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

来源:黑龙江日报 时间:2017-10-19



  科技引领进步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

  2010年5月,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拉开了佳木斯市经济开发区向更高目标奋进的大幕。如今,这个蓄势待发的省级高新区正经历着新旧动能转化的再一次蝶变——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创新驱动发展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眼下农业科技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大好机遇,自2016年佳木斯市就一直紧紧围绕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为目标,探索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统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形成与三江平原区域农业产业链相匹配的“创新链”,驱动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使佳木斯市进一步走在现代农业发展“排头兵”的前列。

  省科学技术厅、佳木斯市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佳木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发展规划》和《佳木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省政府已正式行文报送国务院支持佳木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佳木斯高新区面积为26.75平方公里,共实现总产值380亿元,其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产值总额占总产值的45.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力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便是推动佳木斯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利器”。佳木斯市科技局工作人员表示,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将以创新驱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大宗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为重要抓手,瞄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两尾”,强化产业集聚与融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将其打造成农业科技资源集聚高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区、涉农新型产业培育升级先行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按“一核、三中心、三基地、一平台”进行总体布局。“一核”即核心区,“三中心、三基地”为辐射区。一平台即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它主要功能是衔接“一核”和“三中心”、“三基地”,实现核心区、辐射区的联动发展,并积极发挥示范带动域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功能;着力构建“3+1+N”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3+1”主要布局在核心区:“3”一是以主要农作物育种、生物药物、绿色食品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食品制造与生物科技产业;二是以农机装备与配件、现代中药机械、电缆材料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装备与高端材料产业;三是以作物秸秆生产纤维素和黄腐酸的“一草两业”、稻壳黑白炭、生物燃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循环科技产业。

  预计到2020年,国家高新区将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在6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3%以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工业总产值5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以上。培育3至5家市场化的专业孵化机构,国家或省级创新平台达到35个以上,研发、转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200项以上。

上一篇:滨海新区: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下一篇:江西5个高新区将联合建设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