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生态园
青岛中德生态园是中德签署设立的国际合作生态园区。自成立以来,中德生态园秉持“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发展愿景,着力打造生态型、智能型、开放型的中德两国利益共同体,努力建设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生态发展试验室”和“五大理念践行区”。
自筹建以来,青岛中德生态园备受两国政府关注。如今,园区内已逐步形成生命经济、智能制造、被动房、新能源等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引领性的产业体系。
在结构升级中实现新增长
中德生态园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谋求新动能、新增长、新发展,瞄准生命经济、智能制造、被动房、新能源等产业前沿。中德生态园管委会主任赵士玉告诉笔者,中德生态园在项目筛选坚持“三个不要”:达不到生态指标体系的不要、不是绿色产业的不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不要,重点引进和培育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定价权的引领性产业,逐步形成“四大引领性产业体系”。
依托世界知名的基因检测机构、国内领先的国家基因库承建运营单位——华大基因,建设世界规模最大海洋基因库,成立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助力青岛成为“海洋强国、健康中国”的领军城市。未来3-5年,华大基因将在中德生态园内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基因库和跨组学研究中心,海洋水生物基因检测和存储量达到世界领先。同时,正大药业、百洋医药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建设集检测、研发、服务外包及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健康共同体。
落实《中德联合行动纲要》精神,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进行有机结合,着眼万亿级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照签约要求,率先引进国际被动房技术。严格按照德国标准建设的被动房—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建成并通过德国PHI权威机构认证。打造被动房产业联盟,形成研发、设计、建设、材料、关键设备等全套产业链。重点推进大陆康迪泰克、开利等世界500强项目,10月份隐形冠军企业园建成,落户隐形冠军企业5家以上。
在国际合作中实现新升级
始终坚持全球眼光和开放思维,以“德国+”引进高端产业融入中国发展,以“+德国”引进先进技术助推转型升级,通过提高国际化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新优势。以“德国+”引强、引高,瞄准世界500强大企业,建设德国隐形冠军聚集区。
自2014年正式启动招商工作以来,连续三年园区项目在中德两国政府见证下签约,西门子、大陆、庞巴迪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瞄准德国工业基石—“隐形冠军”,引进隐形冠军企业群。先后签约具有行业主导地位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16家,实现“德国质量、青岛生产、世界市场”。其中,西门子在园区设立德国之外设立的首家工业4.0创新中心;大陆集团汽车流体技术研发与生产项目将成为亚太基地;庞巴迪参照德国曼海姆市实验线规模,建立大功率无线充电巴士实验线及研发推广中心,逐步形成高端企业集聚。
以“+德国”引智、引效,打造国际化合作新平台,带动优势产业走出去。瞄准产业研发,立足未来发展,建设中德合作创新平台。今年4月份,在世界知名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中德生态园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向全球发布了中国开创、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同时,园区联合西门子、博世、海尔、同济大学等20余家单位,成立智能制造推动联盟;建设总投资80亿元的“家电工业4.0创新产业基地”,仅滚筒洗衣机项目一个智能平台,便集合了300余家中外企业联合发展,中德生态园智能制造得到中德两国政府和专家的关注。
在促进“双创”中培育新载体
中德生态园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眼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立足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提升服务业比重,重点推动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促进经济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由依赖自然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双创”发展平台,中德生态园已成为省内最大的德语人才基地和对德交流合作平台。聚焦中外合作创新、聚焦专业化创新人才集聚,建设两平台三中心:“平台”提供专业化的实验设备和专业化的导师,“中心”提供优良的服务和空间。围绕创新、创意和双创发展,推进国际合作,搭建高水平创业载体。依托国际创新中心载体平台,设立双创中心公共服务大厅,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创新创业。不足两个月时间吸引入驻团队20余个,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海归博士、“山东省杰出基金”泰山学者团队骨干成员等。
建立中德知名双元制教育基地,搭建中德文体合作交流平台。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总投资25亿元的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开工建设,引入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办学规模达10个专业、12000人。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合作,总投资11亿元,开展中德(青岛)职业能力发展项目,已有28名教师赴德培训、79名学生取得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招生规模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同时,享誉全球的德国欧米勒国际钢琴公开赛永久落户,下萨克森音乐中心建成,承办中德青少年音乐教育高峰会议、中德地方青年交流会,推动中德体育交流、艺术交流等人文交流更加丰富活跃。
在改革创新中实现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