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园区 > 正文

绵阳高新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来源:绵阳高新区 时间:2020-02-26
  奋斗是最激昂的旋律,高质量发展是最动人的乐章。

  2019年,绵阳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升至54位;绵阳京东方第六代AMOLED项目进入量产,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主体封顶,新型显示产业园破土动工;东旭腾达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上规;成功跃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建成全省第二家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新增减税降费5.03亿元,减税降费力度居全市第一……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高新区强化目标导向,深入开展“抓落实、作表率、创一流”行动,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的赛场全力冲刺,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高质量发展奋进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深耕细作

  经济运行实现“高质量”

  2019年,高新区将稳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好企业扩产、达产“组合拳”,“制造引擎”风头正劲。

  深耕先进制造业,夯实产业基础是根本。

  临近春节,位于高新区永兴镇的四川经纬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车间还在如火如荼的赶订单。“我们公司网络变压器的市场份额在全世界达到80%。”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徐荣介绍。该公司是高新区扎根型龙头企业,也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被戴尔、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广泛认可。

  去年,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华正电子、诚帆科技、四联电子等企业均增长30%以上。长虹电器、安和精密、九州光电子等5家企业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全年新认定21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9户,占全市的23.2%。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82.6%、79.3%。

  环顾左右,高新区上升势头更劲。

  去年12月31日,总投资19.58亿元的长虹三杰新能源电池项目为高新区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打好“收官之战”。2019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9%,增速全市第3;2019年国内省外到位资金总量全市第一。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年新入驻万声公司、仟蜀网络等电商项目72个,电商企业总数突破300家,电商交易规模达517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68亿元、居全市第一。特别是长虹智易家销售额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31%。

  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体。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更需要把大规模减税降费等系列惠企利民政策落到实处。这对于稳定企业预期,增强企业咬定目标、负重前行的韧劲至关重要。

  去年,高新区出台《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一流高科技园区实施办法》,充分运用“税鑫融”“园保贷”“应急转贷”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9900万元。扎实推进“工商登记136工程”“最多跑一次”,兑现企业扶持资金2.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5.03亿元,减税降费力度幅度居全市第一。

  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370户、总数达25269户。持续加大“四有”企业培育力度,新增“四上企业”56户、总数达到308户。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97户、总数达到2068户。新希望六和、铁骑力士入选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企业100强,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为我国战略高技术产业供应链安全和完整作出了绵阳贡献。

  蓄势而发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高新区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投资、抓投资就要抓项目”的理念,始终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确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现场各种工程机械的轰鸣声中,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该项目总投资13.7亿元,建成后,将为新型显示企业提供企业孵化、研发生产、办公和配套服务,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化载体。

  2019年,1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完成计划投资的107%,占全区投资总量的76.6%,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加快项目建设,高新区京东方、长虹智能制造产业智慧显示终端项目等36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89.5亿元,玉龙院统建房、双碑九组统建房二期等29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长虹石墨烯、凯路威电子研发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增长43.5%;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增长33.5%;民间投资高位增长,增长36.5%。

  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高新区范围)建设全面提速,增长48.9%,集中区骨架路网基本建成。

  厚植沃土

  科技创新结出“新硕果”

  去年7月,绵阳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12月30日,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成功举办,企业张榜出题,专家带方案轮番竞技,一场科技“武林大会”如期上演,累计签订技术合作协议金额9450万元;成功申报省院士专家产业园、省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建成全省第二家科技金融路演中心。

  2019年,高新区全力打造“融创绵阳”区域双创品牌,加快建设国家“双创”升级示范园区,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军民融合分中心等30个“双创”升级项目推进有力。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达9.2%,高于全市2.6个百分点。

  积极参与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高效运营“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区内企业全年共申请专利1989项,专利授权1556项,企业专利实施新增产值140亿元。

  此外,高新区与电子科大、重庆大学等院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个,建成四川省特聘专家服务工作站(绵阳)、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绵阳高新区技术转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和软件工程学院绵阳高新区工作站。

  目前,高新区孵化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800家,民营孵化器占70%以上,民营孵化器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达75%。

  惠民为本

  描绘民生幸福“新画卷”

  去年12月31日,省、市重点项目和重要民生实事——绵阳市儿童医院在高新区石桥铺正式落成,结束了绵阳没有专业儿童医院的历史,极大改善我区及周边地区儿童的诊疗保健水平。绵阳顾连老年病医院正式对外营业,区内老年人诊疗康养也有了专门的去处。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让老百姓生活就医越来越方便。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城市奥莱、中沅广场等城市商圈加速形成。2019年,高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元、增长11.5%,增速全市第一。

  2019年,我区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十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民生支出达2.8亿元。

  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火炬二小、兴业路小学等项目有序推进,实验中学操场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全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保持在82.5%,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最神圣的使命,高质量发展是最鲜明的风向标。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绵阳高新号”鸣响汽笛,全速驶向2020。

上一篇:南宁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耕巡查黑臭水体治理及建设工程复工情况
下一篇:安康高新区:发力招商引资 确保经济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