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园区 > 正文

广州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新样板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0-03-30
  3月29日,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举行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投试产暨全面加快推进新基建活动。以新基建、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的24个重点项目,通过5G云端直播同时投试产,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1172亿元。

  同时,该区一日迎来四块“金字招牌”。活动现场与国家工信部网络连线,“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揭牌启动,这是全国首个揭牌的通用软硬件适配测试中心。同日揭牌的还有“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以及广东密码应用和创新示范基地,数字经济将成为该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新基建”等24个项目投试产

  随着主会场一声令下,活动会场主屏幕划分成为九宫格画面,通过视频展现了各投试产项目厂内生产线、实验室等区域进入投试产运营的情况。集中投试产项目中包含8个“新基建”项目,占当天投试产项目的33%;另有5个生物医药和医疗服务项目、7个先进制造业项目、4个总部和其他配套产业项目,24个投试产项目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172亿元,推动实现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活动现场通过视频展现多项目投试产运营情况。广州高新区供图

  中国软件CBD是当天投试产运营的“新基建”领衔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对接国内外以区块链为特色的重点软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创业创新平台。“未来我们将引进500家软件企业,有4万人在这里工作。”中国软件CBD投资方、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光南表示。

  在5G领域,该区也有着多张闪亮名片。京信通信正是该区5G产业化和生产数字化协同的领军企业之一。由京信通信投资建设的京信5G AAU配套天线和介质滤波器智能工厂项目于活动当天投试产。该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主要生产5G介质滤波器、5G天线,是5G通讯网络建设系统的关键射频部件平台。

  世界级龙头外资项目落地投产

  活动当天,9个外商投资、合资项目集中投试产,隆隆机器声奏响了“春天交响乐”。

  广汽本田广州开发区工厂是当天最受瞩目的投试产项目之一,该项目整车产能为5万辆/年。首款内销车型为雅阁,预计工厂满负荷生产的年产值可到达100亿元。活动当天,广汽本田广州开发区工厂即将投产的广汽本田雅阁轿车在项目车间现场登场,将于4月1日在新生产线全面投产。

广汽本田雅阁试产车登场。广州高新区供图

  由卡尔蔡司投资建设的光学工业4.0健康视光产业生态圈项目也在活动当天进入投试产阶段。“卡尔蔡司在这里的投资不是简单以扩大产能为目的,而是以工业4.0为基础。未来,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能根据用户需求、使用习惯设计图纸,通过3D加工生产出独一无二、为你而生的一副镜片,一颗晶体或者一台设备。”卡尔蔡司光学集团中国区总裁彭伟表示。

  总部及配套产业方面,一批总部、孵化器等重大项目参与了当天集中投试产活动,其中最受瞩目的是雪松中心项目。这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

  生物安全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是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安全产业体系的前沿阵地。活动当天,锐博生物、瑞贝斯等5个生物医药和医疗服务项目也是当日集中投试产的主角,产品类型涵盖抗肿瘤原料药、人用疫苗、核酸药物、缓控释制剂、医用口罩等领域。

  锐博生物科技核酸药物生产基地项目于活动当天投试产,建成后将是世界五大核酸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核酸医药产品GMP生产基地。项目预计达产产值15亿元,将有力推动我国核酸技术药物的产业转化。

  同样位于广州科学城的瑞贝斯药业疫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8亿元,建成智能化GMP车间、智能化疫苗生产线,主要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产能可达年产2500万支疫苗,达产后产值近20亿元。

  据悉,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过1000家,2019年营业规模达896亿元,约占广州市6成。目前,该区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生物医药、生物安全研发中心,以及生物安全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价值创新园区,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

上一篇:总投资超122亿元 成都高新区“云签约”11个新经济项目
下一篇:昆山高新区新添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