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株洲高新区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株洲云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2019年4月成立以来,在业界已成为共享信息的一匹黑马,在线直播、在线教育、共享健身、共享出行等行业的头部企业都已成为其合作商户。
近年来,以“云享信息”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走入了株洲高新区发展视野,新动能不断驱动高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引领更好质量发展。
新动能迸发强劲生机
“四新经济”点燃株洲高新区发展新动能,产业发展迸发新的生机。在2019年,株洲高新区“四新经济”蓬勃兴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还有新产品、新动能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从新产品来看,当前需求旺盛的新能源汽车增长形势喜人,北汽株洲分公司实现产值157亿元,增长87.9%。
从新模式来看,共享信息在株洲高新区迅速成长,逐渐成为发展新动能,云享信息公司当年落户,纳税就超过1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新模式也掌握在自主创新科研人员手中。2019年,株洲高新区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2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4家,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产品创新项目49个,建成科研成果转化基地15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1件。
新智能推动转型升级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有文章可做。从轨道交通到新能源汽车,再到电子信息,新技术在株洲高新区产业全链条、制造全过程深度渗透,向新智能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转向架是轨道交通车辆中最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在中车株机,转向架制造已经向智能方向转变。一年前,该公司全球首个智能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建成。转向架产品的设计、工艺和制造过程,将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整个制造过程的有机统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制造技术也在产业链赋能上功不可没。中车电动开发的高度集成、智能、安全的互联网平台“云控”系统,目前已接入全国2万余台新能源客车的实时运行数据。“云控”系统可有针对性地“指导”车辆运行,胜任智能诊断、智能维保、远程车控、数据共享等工作。
电子信息产业正在株洲高新区蓬勃发展。2018年,全国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上,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赫然在列。“湖南长城自主可控整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针对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形成六个工业互联网APP。
万众创新为“四新经济”发展蓄能
“有了分享经济平台,株洲的设计人才能够找到北京甚至全世界的雇主。”在猪八戒网的平台上,聚集了1300多万工作者,其中超过10万人借助平台实现在线就业,孵化出上万家公司。
2018年,猪八戒网株洲园区落户株洲高新区,带动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而事实上,正在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让一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才成长起来。他们正在成为推动“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几天,在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株洲见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正忙着联系业务。这家主要研发盾构机滚刀检测传感器的公司,在这里享受配套齐全的硬件,还能免费获得众多资源对接的机会。
目前,株洲高新区拥有各类众创空间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其中,新动力众创空间累计孵化项目超过80家,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9年,株洲高新区与湖南工业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框架协议,立足产业特征和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四新经济”培育新增长点
“四新经济”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新引擎。
3月13日,在第一季度株洲市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活动中,株洲高新区签约项目20个,其中,“四新经济”类项目大放异彩,达华智能专网通讯应急产业、锦茂集团中央厨房、华为鼎桥5G工业互联网等9个“四新经济”类项目落户,投资额达59.52亿元。
3月,株洲高新区还出台《关于促进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配套的十二条政策措施》聚焦“四新经济”,对“四新经济”企业给予激励政策。目前,株洲高新区主导或参与设立的产业创投基金有12支,将筹建一个超过50亿元的基金池,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撬动起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今年,株洲高新区还将制定促进“四新经济”发展配套政策,着力在5G、区块链、大数据、移动支付、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一批总部经济,全力打造“四新经济”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