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扩容持续加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2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其中国家级6家,实现了全省16个市省级以上高新区全覆盖。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发展评价结果中,合肥、芜湖、蚌埠3家高新区稳中有升,实现新突破。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6位,较上年上升2位,连续6年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在一流园区建设序列中的排名达到历史新高。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第41位,较上年上升1位。蚌埠高新区综合排名第43位,较上年上升1位。
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双创生态持续优化。合肥高新区聚焦综合性科学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芜湖高新区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蚌埠高新区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创业孵化体系不断完善。20家高新区共拥有研发机构185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5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4个。
战新产业提档升级,经济发展质效齐升。全省高新区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引培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中小企业,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集群发展,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双跨越”。据快报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省20家高新区内注册企业数7861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392家,较上年净增348家。全省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111.39亿元,较2018年增加720.3亿元;营业收入13196.3亿元,较2018年增加555.6亿元;实现净利润916.04亿元,实际上缴税收719.09亿元。在安徽省获批的4大国家战新产业集群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3大产业集群均位于高新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