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园区是一家以生产甲醇、醋酸等产品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5G赋能,会给传统的化工园区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 5月4日,记者深入永城园区,一探该企业“智慧园区”建设的奥秘。
“罐区东侧3号机泵转速超标,马上去现场检查确认。”在永城园区醋酸厂,一台红白相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顶着呆萌的脑袋,正按照规划路径巡检设备。
这就是该公司引进的首台智能巡检机器人“龙龙”。此时,在3号机泵旁的巡检道路上,龙龙身上的红灯不停闪烁。看到机器人后台预警信息的设备维保人员,立即赶到对应位置进行检查。
“在工作中, 机器人巡检将逐渐取代人工巡检,机器人可以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诊断出故障,并将各项数据通过5G网络同步传送到生产调度中心。”在谈到5G技术加持下机器人巡检的便捷性时,该园区生产部部长侯刘涛赞不绝口。
化工园区普遍存在巡检工作量大、盲区多、安全设施和监管手段不足等情况,而5G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完美契合了化工行业数据采集的应用场景。
5G技术,不仅在为化工企业筑牢智慧安全屏障过程中大显身手,也为企业从生产智能化迈向管理智能化注入了新动能。
该园区依托5G技术,在重点装置区建设“电子围栏”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所有人员一进入‘电子围栏’,他的一举一动,全都在调度中心智能视频监控之中。摄像头会随时随地将抓拍到的违规操作、劳保用品穿戴不当等情况,同步传输到后台大数据库,系统对比判断后,就会自动向监控人员发出报警提示信号。”侯刘涛介绍道。
人员在生产系统遇到危险,可以一键呼救;人员进入食堂就餐,大数据会提供该人员的体检情况;外来人员来访,输入需拜访人员姓名后,可自动生成导引路条……据了解,智慧园区系统主要目标是实现厂区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和工业无线专网全覆盖。目前,该园区已将部分岗位百万级像素摄像头升级为三千万级像素智能摄像头,传回后台的图像更清晰,并能根据人脸识别,提供身份信息。随着5G专网功能的扩展,智能摄像头的安装数量将日益增多,逐步实现全覆盖。
智慧园区系统对“智慧党建”工作也是一个质的提升。“今后再组织开展‘党员身边无三违’等活动时,将改变以往统一组织、集体出动的模式,变为自发进行、随时检查,同时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将党员检查次数、结果,自动上传到‘智慧党建’系统,并按照预设程序进行考核、评比。”该企业总经理助理王保民说道。
“目前,该系统已进入软件平台整体调试阶段,6月份将正式投用。永城园区正沿着5G这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底座’,向智慧园区加速转型。”该园区董事长石自更干劲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