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期中成绩单”晒出发展自信,这也是园区众多创新创业主体共同加持的发展定力。园区企业亿联网络在织造的复合型创新环境中,自2001年创立以来,凭借“云+端”视频会议、IP语音通信及协作解决方案等领先企业通信技术和产品,逐步成长为面向全球的企业通信上市公司,与微软等国际品牌达成长期深度战略合作,产品行销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火炬高新区的产业链及园区环境,让亿联网络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得以良好的发展。”亿联网络一名负责人表示,作为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亿联网络的发展得益于对信息和软件产业的重视和大力推进,一系列配套产业链的布局也对企业的成长影响深远。不仅如此,园区从技术改造到域外研发中心建立,从企业内部众创鼓励到协助市场专项调研,为亿联网络等众多上市公司提供了一系列精准到位的创新双循环支持。
创新是综合多个A+选项的复合体,是园区每个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理想继承者。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的理想热土上,企业无疑是创新内核的实践者。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的主力军,厦门火炬高新区挑起引育企业的发展重担,全力推动一批以本土企业为代表的企业上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近年来,正是不断发挥园区渐成系统的产业规模、智慧园区、平台载体等优势,提升园区创新主体和创新元素的大循环功能,畅通园区内外创新循环的交互性,越来越多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诞生和聚集,逐渐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高新技术地理指标。
今年7月底,毫米波雷达联合实验室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正式落地揭牌。由园区企业福建中科云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创建的创新平台,可以将企业市场洞察力、领先技术和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实现高效融合互补;科华恒盛与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在“数据中心设计”“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数据中心新产品技术开发及应用”等方面有所突破;于近期计划出台支持企业吸纳大学生实习就业若干措施,多维度支持企业加大人才储备等。智力资源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打通了创新元素和创新主体的“沟通”渠道。厦门火炬高新区深化与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位于火炬荟智空间的新加坡创士锋项目已投入运营,并引进两家新加坡科创企业,打通两地产业合作通道;厦门黑马独角兽创新加速基地也在建设中,将为园区企业加速成长提供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