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园区 > 正文

让乡村“智慧”起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电气现代化见闻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0-08-13
  光伏发电保障水产养殖、智能控制种植大棚、农业基地装上智慧“大脑” ……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近期在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实施乡村电气化项目,让乡村“智慧”起来。

  鱼塘水面上,10多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排排铺开。这些电能不仅满足了鱼塘的用电需求,而且十分环保。“鱼塘正常运行负荷约5千瓦至8千瓦,这个光伏发电系统可达到10千瓦,不再需要额外的电源供电。”溧水区供电公司负责农电工作的罗克锋说。

  “我们是高密度养殖的‘健身鱼’。”鱼塘养殖户金卫国告诉记者,鱼塘在电力保障的支持下配备了3个2.5千瓦的增氧泵和排污装置,全程保障较快水速,鱼在水中游相当于“健身”,同样大小的鱼塘可以养殖4倍的鱼。

  鱼塘周边还安装了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和水质内循环系统。“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微电网。”罗克锋说,可以对养殖水体进行各项数据的精准监控和调节。

  “有了这些电力‘黑科技’,科学养鱼,产量更高。”金卫国说。

  南京农业大学在园区设立的科研种植大棚也已初步完成电气化改造。据该大棚负责人董淑凯介绍,大棚安装了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等智能终端传感装置,这些设备能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PH值数据等进行24小时监测并传输至智慧平台,实现远程诊断和智能化管理。

  董淑凯现场演示,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打开自动喷淋系统和棚顶的遮光板。“智能控制可以大大节约人工成本,而且作物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智慧”配电房是园区农业基地的“大脑”。溧水区供电公司开发构建了智慧一体化平台,其中电能质量、智慧安防、智慧大棚、微电网等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这里是鱼塘光伏发电产生的电量,这里可以看到大棚现在的温度和湿度……”基地用电管理员冯超一边操作,一边指挥巡检机器人巡检,远程操控十分便捷。

  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绿色智慧农业为主题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溧水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莉说,供电部门通过电气现代化推动绿色智慧农业发展,在全区8个镇街实施41个电气化项目,不仅综合能源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助力乡村产业更加智能,生活更加便利,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

上一篇:杭州高新区(滨江)召开生命健康企业座谈会:聚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下一篇:全领域建强 全区域提升 嘉兴秀洲高新区用“五彩”绘就秀美画卷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