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高新企业 > 正文

IBM开发最新虚拟修补漏洞技术 在威胁出现之前,干掉它!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9-02-19
  据技术探索在线17日消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研究人员最近设计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在发现安全漏洞之前就进行虚拟修补。他们日前在一个国际研讨会上展示了这一技术。

  据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非迪·考普提称,工程师们为寻找流行软件中的安全漏洞而不断研究解决方案,他们清楚地知道,在应用程序中找到所有漏洞是不可能的,这在实际上以及理论上都是如此。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向系统部署安全补丁。

  但在应用程序上部署安全修补程序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任务,需要执行一系列步骤,包括识别应用程序的易受攻击版本、管理该漏洞、交付修补程序、部署修补程序,然后重新启动应用程序。通常,补丁要在很长时间内才能部署,因此应用程序在发现漏洞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容易受到攻击。为了显著加快这一过程,IBM研究人员推出了虚拟补丁。

  团队成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解决问题。他们在给定的应用程序上运行各种测试工具来生成数据,然后使用这些数据来训练模型。他们先为应用程序创建了数百万个样本,然后确定输入的分类标签:良性、错误或恶意,最终他们训练模型来预测一个新样本究竟是良性的还是恶意的。

  研究人员根据他们之前生成的数据训练了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NN),在预测威胁发生之前的漏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评估中,他们的模型成功地在威胁之前检测到LibXML2和LibTIFF漏洞,准确率分别为91.3%和93.7%。

  在未来,这一技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实际暴露之前更快、更有效地修补软件漏洞。研究人员还计划继续探索,以发掘其修补更广泛漏洞的有效性。

      总编辑圈点

  安全攻防战,一向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你来我往,是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是维持动态平衡。人工智能能为安全做些什么?IBM的回答是,能未雨绸缪。当漏洞出现,也就意味着损失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如果能在漏洞出现之前就进行修补呢?IBM安全团队用“防患于未然”的思路来解决问题,预测漏洞的准确率达到九成以上。这一技术还需要在更多场景下得到考验和试炼,但可以预见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攻防战,会有另一番打法。

上一篇:亚马逊想借他人打造自有品牌商品:交换条件太优厚
下一篇:国际空间站将进行X射线通信试验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