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高新企业 > 正文

“纯滚动轴承”为建设“制造强国”添动力 ——俞大邦开创的“国际首创”高新技术产业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时间:2019-02-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国富民强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历程中,科技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轴承,作为相对运动之间的桥梁,是机械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核心部件。我国却由于制造技术和装备的落后,需要长期依赖进口高精尖的轴承,从而形成了少数国际著名轴承企业长期垄断的局面。

这种窘境让一个人内心焦灼,他就是世界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学部委员、吴文权教授的研究生俞大邦博士。他表示,轴承决定着设备的精度、寿命、噪声、能耗等最重要的参数指标,是决定设备先进性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俞大邦博士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发明了“国际首创”的“纯滚动轴承”专利项目,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和设计理念打破了200年以来轴承设计的传统思想和一成不变的结构,解决了在轴承领域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已在全球94个国家申请了发明专利。

“纯滚动轴承”重点突出节能减排和环保的绿色理念。其核心技术是用滚动约束代替滑动约束,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轴承中的滑动摩擦阻力,显著降低了能耗和噪声,极大地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与世界最著名品牌同型号规格的轴承相比,使用寿命至少达到3倍以上;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可以用普通碳钢代替轴承钢或者用较小的轴承替代较大的轴承,节省了资源成本、安装空间和能源;提高了轴承的极限转速,特别适用于高精尖、要求超高速、高载荷运转的设备,让使用该产品的机床设备保持长期的高精度;由于纯滚动轴承与传统轴承的互换性与标准化的一致性,纯滚动轴承可以直接替换现有设备中的传统轴承,有利于迅速推广使用;技术和结构的创新,又使纯滚动轴承可以承受双向载荷。与同型号轴承相比,不仅可以承受很大的径向载荷,同时可以承受很大的轴向载荷。

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创新,“纯滚动轴承”克服了我国由于冶炼技术、热处理工艺和制造水平相对落后的种种缺陷,是用最短的时间赶超轴承国际先进水平的有效途径。其各项优越的性能指标已经得到国家轴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上海机械工业(部)轴承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认定;通过了上海市经委、市科委组织的新产品批产鉴定,由周勤之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一致通过最高等级“国际首创”的鉴定结论;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项目认定,享受国务院颁布的18条优惠政策;通过国际权威机构美国AQA的国际汽车行业最高标准——TS16949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俞大邦博士还创建了上海天创纯滚动轴承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长期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纯滚动轴承完成了从实验室、中试到产业化批量生产三个阶段的成功飞跃,拥有了成熟的生产技术、测试技术和生产工艺,并建成了一条P4级全自动数控生产线(正式通过外单位轴承界专家验收)2014年,该公司获得“中国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强”荣誉;2017年底,被中国政府入选中国100项“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合作重点项目推介手册”。俞大邦博士也因此获得上海政府授予的“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殊荣。

目前,纯滚动轴承被最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轨道列车、家电、电机、机床等各个领域。“纯滚动轴承”高新技术产业的诞生,对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打造世界“轴承王国”,上海天创纯滚动轴承有限公司将在俞大邦博士的带领下,将建成以“纯滚动轴承”高新产业为龙头,以“纯滚动轴承”配套产业为基础的完整产业链,以推动当地实体经济的大发展,从而为发展成科技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的国际现代化企业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腾讯投资11年首秀成绩 揭秘背后逻辑
下一篇:和也科技:融合现代科技 弘扬传统健康文化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