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高新企业 > 正文

创新之丹娜在腾飞 ——记丹娜生物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时间:2019-02-22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指真菌侵犯人体皮下黏膜组织、血液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IFD为机会性致病菌,已经成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顽凶之一。IFD最常见的病原菌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及其它如隐球菌、毛霉菌、肺孢子菌等。近年来,随着肿瘤放化疗、艾滋病及免疫受损人群的数目不断增多,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的大量应用或滥用等,导致IFD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如何掌握好早期快速诊断IFD的核心技术,有效阻止IFD对人类健康的严重侵害,是丹娜生物团队的重大史命。

全球真菌感染行动基金会(GAFFI)于2015年提出10年“95/95目标”,即到2025年,确保95%患有严重真菌感染病的患者得到诊断,其中95%的病人获得治疗。要达到这个宏伟目标,所面临的困难是空前的,但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那么,为何GAFFI如此迫切地期待更多IFD患者得到精准诊断和治疗呢?IFD给人体带来哪些严重危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娜生物”)董事长周泽奇博士等进行了釆访。

瞄准细分市场,掌握核心技术

周泽奇带领团队遵循“技术即生命”的企业宗旨,根据市场需求,在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平台上,开发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在市场上显示出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GAFFI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3亿人患上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超过2500万人有非常高的病死或失明风险。IFD病死率为念珠菌30%~40%,曲霉菌40%~90%。在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非常严重,其中侵袭性曲霉感染和念珠菌感染就有800多万例;最近流行性调查数据显示慢阻肺(COPD)患者高达1亿,其中慢性肺曲霉病(CPA)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患者超过1000万例,该类肺曲霉病如果不予治疗,5年的死亡率达80%,而目前国内只有2%~3%的IFD患者能得到诊断和治疗。可见,IFD对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危害十分严峻,攻克侵袭性真菌感染刻不容缓。

然而,在我国,IFD精准诊断治疗研究与技术却非常落后,早期快速检测诊断IFD的常规技术与方法局限性很大。因IFD临床表现并无特殊性,而真菌培养、CT 扫描等传统诊断方法耗时长,其临床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差;组织病理活检方法具创伤性,依从性差,临床上对侵袭性真菌感染大多使用经验治疗,由此导致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严重,产生IFD 诊治出现误诊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严重后果。因此,IFD的早期精准诊断十分必要,并需及早行动。周泽奇带领团队瞄准了这个细分领域作为丹娜生物发展的方向,急临床需要之所急。凭借他多年来在体外诊断尤其在微生物感染早期检测技术开发方面的国际经验,带领丹娜团队走自主创新之路,专注于IFD非培养早期检测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技术服务,让更多的真菌感染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打造一个真菌病早期检测行业的国际知名品牌。

周泽奇作为丹娜公司的董事长与首席科学家和总经理粟艳等一道带领丹娜研发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坚持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逐步建立起六大核心技术平台,不断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创造了新产品开发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五年来,丹娜生物已申请国内外专利30余项,已获得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等13项;获得海外其他国家产品注册证书2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与论著16篇(部),获得“国际先进”科技成果鉴定1项,获得“国际先进”成果登记2项。在核心技术平台上,自主开发创新产品20余项,其中9项产品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注册批准,13项产品获欧盟CE认证,其中7项产品填补国内领域空白,6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领先水平。

2018年11月,丹娜生物两个重量级的抗体检测试剂盒创新产品获得了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的注册批准上市。这两种新产品是丹娜人潜心多年研发出来的创新成果,是丹娜团队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国内外专家大力推荐的重要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市场上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一,曲霉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我国慢性肺曲霉病即CPA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即ABPA的早期检测有重要临床价值;其二,念珠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念珠菌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试剂盒联合检测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具有早期、快速、敏感性高等特点,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精准辅助诊断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参考方法。前者曲霉IgG抗体检测既是欧洲ERS指南与美国IDSA曲霉病诊疗指南推荐的对CPA最敏感和可作为确诊的检测方法,也ABPA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后者念珠菌IgG抗体检测是欧洲ESCMID指南推荐的指标之一。

北京301总医院呼吸科与ICU主任解立新教授在不久前的一个学术交流会上说,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CPA一直以来容易被临床忽视,而国内CPA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传统临床的认知,许多该类患者得不到早期诊治,导致CPA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临床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丹娜生物新品曲霉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对CPA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微生物学检测方法。而深部念珠菌感染同样不容忽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念珠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显著地提高了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早期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这两个新品被批准上市对传统临床诊疗思路带来了重要改变。

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丰硕成果

“创新创业,困难重重”,周泽奇深有体会的对采访者说。五年来,周泽奇带领丹娜团队艰苦奋斗,刻苦钻研,排除万难,解决了如下三大难题:

1.攻克抗原抗体制备难题。当前,临床上常用于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人体的致病生物活性因子多为多糖标志物。例如,检测曲霉感染的生物标志物为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念珠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为甘露聚糖(Mn),检测隐球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为荚膜多糖(GXM)。这些真菌致病多糖标志物不仅十分难以纯化与制备,而且很难产生相应的特异性高与亲和性高的抗体。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实践,经过无数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终于找到制备以上多糖生物标志物抗原抗体的技术与方法,并获得如下荣誉与奖励:

n GXM胶体金方法在世界各地表现了出色的国际竞争力,打破了IMMY该方法的国际垄断,丹麦Rigshospitalet医院在ECCMID发表了“丹娜隐球菌胶体金法”研究报告。

n GM抗原试剂盒获得天津市重点新产品、入选科技部《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目录》。

2.G试验虽然被应用于早期筛查泛真菌感染,但此方法在技术上有两个难题:一是它有10多项干扰因素影响该方法临床检验的准确度;二是全球各厂家使用标准与质控品不一,导致判断检测阴阳性的阈值差别很大,各家获取的检测数据不能互比。这些干扰因素与检测阈值的差异阻碍了G试验被广泛应用于早期筛查IFD的临床应用。周泽奇带领研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对G试验的方法学进行了重大改造:

(1)用碱处理病人体液样品,使(1,3)-β-D 葡聚糖酶底物从3股螺旋变成单股螺旋,有利于G因子充分催化以上底物,显著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

(2)用酶促动力学速率法,通过双波长光度计检测酶催化反应面积,避免了终点法单点检测光谱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了检测计算的准确性;

(3)碱处理病人血清样本,排除许多干扰因素,增强了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由于对G试验的重大改造,获得了如下一系列的重大成果:

n G试验成果在国际知名杂志Medical Mycology上发表。

n G试验成果被ECCMID组委会评为真菌领域全球TOP10。

德国波恩抗真菌治疗研讨会上获得全球三大公司的临床验证表现最佳结果,打破了西方以美国ACC公司G试验产品作为金标准的神话。

n G试验成果被评为天津市“专精特新”产品。

3.解决由单一检测到联合检测难题。较早以来就开始在我国使用G试验作为早期筛查泛真菌感染的方法,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但对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检测敏感性很低(只有30%~70%的阳性率),而且对其他侵袭性真菌感染(例如隐球菌和接合菌等感染)都无法检测。后来,虽有两家跨国公司,包括Bio-Rad公司曲霉GM试剂盒和美国IMMY公司的隐球菌抗原胶体金检测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但可开展的三甲、二甲医院的普及率非常低,并且在已用医院单一产品单一使用现状相当严重,还存在检测结果与临床符合率很低的问题。周泽奇与研发团队深刻了解和分析临床对血清学联合检测IFD的迫切需要情况后,在丹娜生物的核心技术平台上分别开发出一系列抗原抗体检测产品,包括G试验升级版试剂盒,检测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剂盒及曲霉菌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念珠菌甘露聚糖抗原Mn试剂盒及念珠菌抗体检测试剂盒,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GXM检测试剂盒等。对以上产品进行了大量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后,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早期诊断IFD的联合检测方案,包括:侵袭性真菌4项抗原联合检测,曲霉菌抗原抗体4项联合检测,念珠菌抗原抗体4项联合检测,IFD抗原抗体多项联合检测方案。IFD抗原抗体的联合检测可用一管血清样本获得多项检测数据,不仅简化了检测工艺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节省了时间与成本,显著提高了检测的临床符合率。目前,丹娜正在验证与完善,包括:曲霉菌GM抗原、曲霉菌IgG/IgE抗体联合检测对IPA(侵袭性肺曲霉病)CPA和ABPA的临床应用,IFD血清学早期检测与分子诊断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POCT胶体金GXM试剂定性筛查与ELISA试剂盒早期定量联合检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参考依据及其指导用药的重要价值。

周泽奇带领丹娜研发团队,基于六大核心技术平台上,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创造了杰出成绩:

n 2015年,相继荣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十强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跨行业特等奖。

n 2016年,相继获得“医疗合伙人”大赛最具创新价值奖、杰出合伙人奖;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获得CHC医疗IVD独角兽项目路演大赛亚军,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n 2017年,创新技术产品相继获得CCTV《新闻联播》报道;荣膺京津冀创新发展实力品牌;荣获国家人社部最具潜力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殊荣;荣获国务院侨办第五批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称号;荣获全国检验人认可的十大IVD品牌。

n 2018年,董事长周泽奇入选滨海新区“改革开放40年40人”之一;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董事长周泽奇荣获中国体外诊断十大领军人物;曲霉菌、念珠菌IgG抗体产品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注册认证;荣获全国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保障产品质量,赢得用户信赖

秉承“质量即生命”的宗旨,用工匠精神打造产品,保证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信赖,是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公司在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平台上开发出一系列早期精准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联合检测产品,并对这些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化,对产品生产工艺规模生产,对市场营运执行标准化。公司要保障产品质量,就要从规章制度上严格把好关。以下是按照国际准则在质量体系方面实施的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1.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GMP净化生产车间,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ISO13485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三年获得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A级放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证书,内容如下:

n 遵循国际标准,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涉及公司产品研发、生产、质量管理、销售、客户服务、人力资源、审核等方面的详细记录。

做好SOP文件档案,包括产品管理文件,作业文件:指导公司产品研发、生产、质量管理、销售客户服务、人力资源审核等方面的文件。

n 做好程序文件,包括公司产品设计开发、产品实现、客户服务等。

n 制定质量手册,包括质量政策、方针、目标:做到质量第一,诚信为本,客户满意,持续改进。

2.做好客服四级服务。丹娜公司着眼于客户需求,立足于客户满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按照“预防为主,建档立案,定期维护,应急程序”的工作模式,建立由基层临床基地、代理公司技术团队、丹娜客服技术团队、丹娜研发技术团队构成的四级售后服务支持体系。以上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信任和好评。

3.按照质检四严规则,包括严肃作风、严谨态度、严格管理、严明纪律,认真搞好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做到出厂产品不合格率<1%,并严格执行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达到用户100%的满意度。

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国家卫生部2016年印发了《提高二级以上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通知》,要求中国10000家左右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建立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目前只有丹娜生物具备。IFD血清学早期快速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系列产品,保证了这些诊疗体系在临床上的高符合率及产品的稳定性。丹娜生物对公司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质量管理,按国际标准营运对产品生产工艺和市场进行严格管理。这些创新产品在国内30多个省市及海外40多个国家的重点及标杆医院得到临床应用,受到海内外临床检验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丹娜生物的产品显著提高了IFD的检出率和准确率、降低了死亡率。

丹娜生物一直以来的目标是与国际接轨。为此,他们积极进行国际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平台建设,引进先进仪器设备60余台套,在实验室建设、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临床应用研究等创新研发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2016~2018年R&D平均占比销售收入高达32%,充分展现了公司对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品品质提升的高度重视。

伴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丹娜生物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包括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全球领先的IFD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搭建更具竞争力的科研团队、拓展全球销售市场,最终实现集团化运营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方式打通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建立IFD诊疗领域的产业生态链。

如今,公司全自动真菌联合检测仪已上市,使丹娜迅速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成为IFD检测领域的领先者,而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也可为临床提供早期快速诊断的可靠依据。这不仅使其成为GAFFI唯一的中国合作伙伴,同时与辉瑞制药、中国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等著名公司和科研院所形成市场合作战略联盟,共同推进95/95目标的早日实现。

建设人才高地,加速企业发展

企业要创新创业成功,必须有一支优秀团队。丹娜生物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五年来相继建立了丹娜生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丹娜生物院士专家工作站、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丹娜生物分中心、天津市侵袭性真菌病精准诊断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人才实习培养基地与滨海新区留学生实习基地等,为公司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从2014年的20多人增至现在的160多人,其中有博士13人,硕士40多人。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科研能力,丹娜生物在天津国际医药生物联合研究院建立了研发中心,打造了一支30多人的创新研发专业团队,有6个研发项目组开展创新检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包括6名博士后研究员,他们在各自的项目领域里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8年11月丹娜生物院士专家工作站年终科技成果交流会上,廖万清院士报告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重要真菌病防控》国际合作项目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丹娜生物作为这一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单位之一,在廖院士的带领下,与中东地区22家重点标杆医院共同开展的“一带一路”念珠菌血症临床诊断技术研究获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技术横空出世必有创新,产品脱颖而出唯有匠心”。周泽奇谈到了近五年来带领丹娜团队如何艰苦创业、成长壮大的心路历程,谈到了他如何从科学家转变成企业家的深刻体会,谈到了他如何带领丹娜团队排除万难、走出低谷、走向腾飞的成功经验。

周泽奇带领丹娜团队秉承“技术即生命”和“质量即生命”的宗旨,打造核心技术平台,不断推出自主创新的重磅技术与产品。为解决好IFD精准诊疗领域的难题。为改善国内广谱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为改善IFD患者的生命健康,丹娜人满怀信心,脚踏实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创新创业风起云涌,丹娜生物展翅腾飞!

 

上一篇:和也科技:融合现代科技 弘扬传统健康文化
下一篇:华为发布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