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高新企业 > 正文

卫星要批量化生产?这家中关村企业将年产100颗百公斤级卫星

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 时间:2020-09-04
  日前,中关村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正式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首个落地建设的重大项目。据悉,卫星工厂计划于明年年初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

▲ 九天微星卫星工厂效果图

  短周期低成本批量化生产卫星

  开工仪式现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为工厂开工题词:“九天卫星工厂,未来大有可为”,鼓励商业航天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

 


▲ 孙家栋院士为卫星工厂开工题词

  九天微星卫星工厂引入AGV机器人和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可确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批量化生产50-500公斤级卫星,力图发展成为“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卫星制造与研发基地。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卫星互联网的企业之一,此前,九天微星已经在国内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率先完成百公斤级卫星发射和运营。此次将智能化、脉动式的工业产线引入卫星制造领域,将改变传统的卫星制造模式,以批量化生产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需求。

  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在开工现场表示:“卫星工厂不仅是卫星整星总装生产基地,还是卫星技术与应用研发实验室。公司将依托现有的卫星和通信技术积累,积极开展下一代通信系统及平台的设计研制,推动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研发和行业示范应用拓展,为卫星工厂提供‘高科技、低成本’的技术成果转化。”

  卫星互联网行业正值风口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2020年也被称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根据公开数据,国内上半年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

 


▲ 九天微星互联网卫星在轨效果图

  卫星需求的增长必然带来生产模式和产业链的变化。有专家指出,在此背景下,卫星批量化生产是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关键,针对我国卫星产能相对不足的现状,卫星工厂模式是满足行业刚需的必然选择。卫星研制生产周期也将从传统的30个月缩短到数周/天时间。

  彭媛媛介绍,卫星工厂的启动也标志着九天微星发展进入新阶段,公司B+轮融资也随后正式启动。根据公开数据,九天微星此前共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累计超过5亿元,是国内民营卫星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之一。中航产投、国富资本、中科创星、三峡金石、中信证券、国知智慧基金、昌发展基金等国资背景基金,以及天奇创投、君紫资本、上元资本等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参与了九天微星此前的投资。

  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是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曾获2018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领域TOP10第一名。2018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主营业务。

上一篇:三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发放奖励资金1550万元
下一篇:创新驱动发展,谁来驱动创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