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为2021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第十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奖者、“农村特派员先进组织实施单位”、“优秀农村特派员”进行颁奖。
2021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共20人,是在寻找“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中经过广泛发动、层层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等程序而产生的。第十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奖者共30人。据悉,丁颖科技奖是1989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并以著名科学家丁颖院士名义设立的科技奖项,表彰奖励为广东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成长成才。
同时摘得“最美科技工作者”和第十六届丁颖科技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匡铭表示,荣获这两个奖项代表着自身和团队在肝癌精准防控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肝癌在中国是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对此,匡铭和团队提出中国的原创方案,创新性应用水循环低杆温微波消融技术扩大肝癌消融灭活范围,并提出复合消融方案,大幅降低肝癌消融后复发转移率。其多项成果被国际权威指南推荐,为突破肝癌微创治疗领域的关键科技瓶颈、推动我国肝癌诊治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荣获2021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马隆龙长期致力于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他和团队研发的“秸秆生产交通燃料用油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以秸秆为原材料的汽、柴、航油生产,提升了生物质燃料品位,产品性能和碳数分布与石油燃料一致,不需要更换当前发动机和燃油系统,可直接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生物质原料利用率低、转化效率低、产物单一品质低、原料适用性差、应用推广难等瓶颈问题。
“科技工作者时刻要将国家的需求放在心中,这样才能找准发力方向。” 马隆龙说,“我将继续在可再生能源研究领域发力,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