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人物 > 正文

王骏:科技铸就健康长寿新路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 时间:2021-03-10
  王骏,一位拥有80余项发明专利的科研型企业家,一位执着于抗衰老科技进步的推动者,一位将酶工业向全世界拓展的践行者,一位博学多才、精于管理的领导者。他以热爱科研、热爱生命的坦荡胸怀,燃亮了健康长寿之光的火种,坚守科研护卫健康的初心,揭秘人类长寿之奥妙,根植生物创新科技,大善行之天下,科技铸就健康长寿。
 

  学以致用  一位善于企业管理的科学家

  1978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之际,意气风发的王骏作为祖国首批留学生走出国门。为了科研报国,他远赴科技发达的美国“取经”,选择了专业科学领域的顶尖学科——分子生物学,并在拥有25个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留学期间,王骏最大的感触便是自己的祖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科研差距,用“太大”都难以形容。以每年的科研经费为例,1980年威斯康辛大学便达到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亿元。反观国内,当时整个中科院百余个研究所加起来全年的经费还不足1亿元。这让他感到时间紧迫,必须早日学成归国,科技报国。

  从那时起,王骏凭借一颗赤子之心,争分夺秒,从不懈怠。他视线所及,都是实验室中晦涩难懂的科研数据,对科研文献中哪怕一点点相关的知识都细心学习,他希望做分子生物学领域最好的科研。为此,他披着星光,踏着晨露,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校的实验室和图书馆,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坚定的理想让他如同满弦的发条,一直奔跑。

  学之染人,甚于丹青。回国之后,作为分子生物学博士的王骏在1992年加入中文大学医学院,并继续开展研究工作,1999年升任生物化学系教授,科研方向主要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和生物合成。10余年间,先后取得80多项专利。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在大学从教,既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还能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然而,2004年,他却做出了令很多人惊讶的决定,那就是下海创业。

  人常说,商场如战场,但王骏坚信,自己所学专业将在商界大有可为。于是,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因港)应运而生,并主要专注于体外酶生产体系等的研究。2018年,他更是将商业版图进一步扩至零售业,开设了首家门市,把自己与团队的成果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大众,为中国酶产业树立了新的典范。

  成功人士之所以获得累累硕果,是源于他们总是寻找那些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非去拥有那些飞越七英尺的能力。王骏所跨越的这一英尺障碍,正是从一位科研工作者到企业老总的跨越。但在他看来,其实这并非障碍。虽然他也曾坦言,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角色转变难度比想象中要大,但自己也深知,科学家主要是探索自然的奥妙,而企业家更多是要把科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把可行的科学原理变成产品,并交付社会,为科学家“买单”。另外,做科学家只要进行新知识开发便行,企业家却还要顾及员工、产品受众、社会责任、股东等,要负责的范围更广,意义更重大。而这也正是他选择投身商海的主要原因。

  树立品牌  一个为健康长寿而生的新形象

  酶,虽然被称为化学工业的灵魂,但由于长期以来酶及辅酶的制备成本高昂,且酶反应器效率低下、寿命短等原因,导致酶法工艺始终无法在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基因港作为一家专业开展新型酶研究的企业,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有义务肩负起这一历史重担。

  当然,这样的底气不仅仅来源于王骏20余年酶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更来源于基因港自创建之初便以创新为本,坚持将酶成本大幅降低,且在严苛的工艺步骤下确保产品质量,以及以王骏为首的30多位来自遗传学、蛋白质工程、工业发酵等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人员的精诚合作。在此基础上,公司先后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专利技术,发展出10余种生产药品及食品的新工艺。尤其是王骏教授发明的体外酶法合成平台,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于工业化生产10余个产品,包括腺苷蛋氨酸、谷胱甘肽等,为酶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时的王骏并没有放轻松,因为他总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在人人追求健康长寿的今天,他常常在想,是否能够通过公司现有技术寻求真正有效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产品呢?或许,机会就是要等待像王骏这样有准备的人,2013年,他看到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细胞》(Cell)上发表了一篇来自哈佛大学教授DavidSinclair的论文,详细介绍了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长寿蛋白反应的组成部分(底物);补充NAD+的前体NMN(Nicotinamidemononucleotide,即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使哺乳动物改善几乎所有的衰老症状并有效地延缓衰老。这让王骏激动不已,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说做就做,在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后,王骏发现,虽然β-烟酰胺单核苷酸在延缓衰老方面目前还没有替代品,但由于复杂的生产和提纯工艺,使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以最早将其商业化的日本来说,单瓶(9克)有效剂量的售价就高达2万元,让很多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于是,通过公司的平台技术攻关低成本绿色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新工艺成为王骏的新目标。

  此后的2~3年间,王骏带领基因港30多位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凭借公司完善的全酶法工艺和绿色制备方法,将有效剂量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零售价降至200美元以下。尤其是公司重点打造的拳头产品——艾沐茵(核心成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售价不及日本的1/10,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那么,到底什么是NMN?它所蕴含的无穷力量到底来自哪里?这同样要从酶说起,因为酶不仅可以应用于食品、纺织和环保等行业,近10年更是在大健康行业大行其道。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是维护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但人体内1/6的酶功能发挥须仰仗辅助因子或辅酶,没有辅酶,这些酶就形同虚设。在人体内,共有约20种辅酶,其中辅酶ⅠNAD+的用途最广泛,是数百个氧化还原酶的辅酶,负责产生体内95%以上的能量,并调控人体数百项代谢反应。与此同时,NAD+还是维持长寿蛋白、修复DNA和维持免疫体系正常功能的关键。当人年龄不断增长,NAD+也会随之被大量消耗用于维持长寿蛋白功能、修复DNA以及其他需求,于是,人步入中年后,NAD+的数量急剧减少。如果不能及时和足够地补充NAD+,就会导致细胞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衰老、记忆力衰退、新陈代谢失调、精力下降、血糖增加、便秘、脱发、食欲不振等问题。

  而今,基因港生产的艾沐茵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它是开启能量之源,NAD+是为人体提供95%能量的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的辅酶,口服NMN可有效补充NAD+;它能够修复受损DNA,NAD+是DNA修复酶PARP的必要底物,对基因表达、细胞存活、染色体重建等有重大影响;它能够抗衰逆龄,启动长寿蛋白,即启动人体内长寿蛋白Sirtuins1~7,多通路逆转衰老进程,开启健康的长寿之门。

  王骏相信,随着艾沐茵品牌形象的建立,以辅酶领域为基础发展的健康产业将呈井喷式发展态势,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正如长期以来的数据显示,人类寿命的每次增长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据悉,抗生素的善用,使得工业国家的平均寿命自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增长了19岁,寿命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而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从70年代至今一直在增长。近年来,癌症的不断攻克,将寿命再次提高2~3岁。王骏认为,人类寿命增长的下一个台阶,应该要仰仗辅酶领域,并且让人类更加健康、快乐地实现长寿目标。

  更重要的是,当王骏看到当前中国市场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时,他感到基因港未来发展的舞台,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广阔、更加壮丽,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支撑下,他愿与更多有志之士共同前行,为打造代表中国形象、体现中国精神、展示中国特色、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而努力奋斗。

  走向市场  一场绿色健康竞逐赛的发起者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子生物科学中的辅酶领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来看,王骏选择创新创业是非常明智的。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基因港的科研团队已经依托基因港全酶法平台技术生产了包括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烟酰胺单核苷酸、燕窝酸等产品,且均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的特性,真正将自主研发的创新专利转化成为了绿色无污染生产原料,并逐步打磨成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品线,其中除了艾沐茵系列产品,还推出了燕窝酸等膳食补充剂以及GeSAG系列护肤保养品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在推动艾沐茵系列产品等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王骏教授从最初的B2B业务,逐渐转向发展B2C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现主力发展口服补充剂(NMN)、护肤面膜、美白霜等10多种产品,业务走向多元化。还与诸多线上大型平台合作,将曾经专属于“有钱人”的产品推向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自2007年基因港办公室进驻香港科技园,王骏十年磨一剑,2017年,第一代NMN商业化上线;2018年,基因港科学园店开业,余姚100t工厂奠基,公司京东官方旗舰店盛大开业;2019年艾沐茵系列产品入驻天猫国际,香港海港城旗舰店开业;2020年3月,小红书海外品牌店开始运营;2020年4月,基因港上线苏宁易购。公司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向未来迈进。就在近期,基因港又传出喜讯,公司主打NMN成分的艾沐茵系列产品荣跻京东双11、双12营养补充剂的销量冠军,自此,基因港也一跃成为抗衰老明星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王骏决定在祖籍浙江余姚等处投资筹建新工厂,仅宁波工厂的总投资便预计达20亿港元,年生产能力150~200t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量将提升10~20倍。尤其是当宁波推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王骏更是立志要抓住机遇,一如既往,把宁波作为公司产业布局的重要基地,整合各方关键要素,将科学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与此同时,基因港与生产抗生素和功能食品、化工及医药行业的国内数个龙头企业建立起了实质性长期合作,包括与科伦药业的合作,一期主要生产谷胱甘肽;并与国内食品业、制药业、化学业、农业及环保业等诸领域的佼佼者合作,优势互补,使其在绿色健康行业领域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2018年12月,NMN产品通过了美国食药监局(FDA)标准的GRAS安全认证,成为全球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FDA标准GRAS安全性认证的NMN产品。而在此之前,基因港的NMN产品已经先后通过了瑞士的SAS检验和日本的JFRL检验。NMN在保障健康长寿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

  一位科学家出身的企业家,何以能够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上做到驾轻就熟,王骏自己说出了其中的4大关键因素,被他简称为4I。其中,最重要的是Information(资讯),即明白市场和技术的情况,知己知彼;其次,Innovation(创新),要能与时俱进才能生存;再次,Incentive(激励),要对员工有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后,Investment(投资),有资金支持。只有这样,科研型企业才能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字面上看,一般人都能理解4I的含义,然而,真正能够坚持做到的,寥寥无几,因为这不仅需要时间和汗水的积累,更需要坚持不懈、执着无悔的精神支撑。王骏做到了,并且做得比大多数人都好,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与学习。

  未来,公司将投放更多资源去进一步研究相关抗衰老产品,其中包括儿童发育、母婴健康等,开拓不同的领域,利用自有研发技术创造更多的产品,惠泽社群。这是王骏当前最大的希冀,而这也恰恰是当前市场上的急需。为此,他必须肩负起责任,努力前行,用无私、奉献、创新的精神和淡然、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一位科研型企业家的仁者品质。在这场以酶制剂为基础的绿色、健康、长寿的科技竞逐赛中,他愿意担负起一个引领者的角色,从而帮助更多的人在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稳健。

撰稿:宋志远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2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一篇:王进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之路——宜兴模式
下一篇:刘鑫:见微知著 探索藓类奥秘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