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成果 > 正文

大桥环行匝道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后张拉法施工工艺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 时间:2021-04-13
  0 引言

  桥梁施工环境普遍复杂,通过后张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应用,可有效解决环境干扰大的问题,即该箱梁在多种环境中都具有适用性。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全桥不可或缺的部分,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完成该部分的施工作业,因此有必要围绕相关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1 工程概况

  某枢纽互通匝道桥总长432m,采取(4m×30m+4m×30m+2m×32m+4m×30m)的4联布设形式。结构组成方面,上部结构为单箱双室形式,均设置的是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尺寸控制标准为顶宽1050cm、底宽750cm,顶底板厚度分别为25cm和22cm。以桥面施工要求为参考,箱梁横纵坡与之相同。墩台支座直接影响现浇箱梁的施工状况,拟采用盆式橡胶支座。

  2 预应力施工的主要内容

  2.1预应力波纹管的安装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要求配置预应力管道,统一采取塑料波纹管,以施工图纸为准依次将其安装到位,通过U型筋和定位筋点焊,既要保证波纹管具有稳定性,又不可出现烧伤现象,直线段设置间距为100cm,曲线段施工条件较为特殊,间距缩小至50cm,从而保证波纹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桥梁钢绞线弧度较大,伴随张拉作业的持续推进,易发生混凝土崩块现象,因此需对钢束弯起处采取加强措施,即布设U型防崩钢筋。

  2.2钢绞线安装及单端挤压锚头制作

  以图纸为基准将波纹管安装到位后,组织钢绞线穿束作业,在此之前应充分考虑管道号数和长度编号情况,配置卷扬机以发挥出牵引作用。调整钢绞线端头位置,以临近管道口处较为合适,适当抬高钢绞线束,使其端头有效进入到管道内。在进行弯曲部分的穿束作业时隐蔽点较多,应注意避免孔道受损情况。全面检查钢绞线管道,若存在接头破损现象则要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综合考虑锚夹具的厚度、张拉伸长值、钢绞线外露长度等方面的情况,经多方面分析后确定合适的预应力筋下料尺寸,通常应预留100cm,利用砂轮机快速切割,施工全程均不可使用电弧切割的方式,否则易损伤钢绞线。

  做好预应力筋的编束作业后将其完整穿入孔道内,在钢束的前端配置网套以便维持预应力筋的状态,使其具有顺直的特点。避免盲目穿束,需做全面的检查,要求锚垫板所处位置具有合理性,孔道内不出现堵塞现象。

  3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主要内容

  3.1准备工作

  (1)以混凝土强度实测值为准,若该值提升到设计强度的85%并满足龄期至少达7d的要求,在此条件下即可组织张拉作业。

  (2)配套智能张拉设备,由技术人员定期检验仪表和设备的其他部件,确保设备维持稳定运行状态。压力表的量程应与千斤顶的工作性能相配套,所有校验工作都必须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完成。根据张拉机具的特点适配合适规格的锚具,进场时加强质量检验。若因施工安排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张拉机具空闲时间较长的情况,后续恢复使用时需做全面的校验。对于千斤顶使用时长达6个月或重复使用达到300次的情况,若使用期间存在异常状况必须及时校验。此外,需加强对弹簧测力计的校验,通常2个月组织1次。

  (3)应严格控制钢绞线的质量以形成高强的钢束,要求其具有高强度、低松弛的特点,标准强度fpk=1860MPa,以此为基准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即取该值的0.75倍,由此可求得控制标准为1395MPa。基于此,可计算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即F=1395×140/1000=195.3kN。

  (4)张拉作业遵循对称原则,从腹板预应力束两端开始张拉,以墩中心为基准,在两侧选取与之相距0.2L的位置,于该处设置人孔,以便在该处完成顶板短束的张拉作业,结束之后及时封孔。

  3.2张拉流程

  (1)按照先腹板、后顶板的顺序依次完成张拉作业。具体而言,腹板采取单端张拉的方式,顶板处则从2侧开始逐步向中间张拉,具体选择单端交替张拉方式。

  匝道桥建设所在地为缓和曲线和圆曲线2处,预应力钢束长度相对较大,张拉过程中易对预应力筋造成不良影响,使其出现摩阻力异常增加的情况。出于最大限度减小预应力损失的目的,对腹板预应力钢束采取了优化措施,各节段均配置了锚固连接器,按照每联4个节段的方式依次布置。

  具体方案如下:第1节段梁张拉到位后组织封锚作业,例如灌浆处理;完成第2节段梁的穿束作业后,根据要求制作单端锚固头,要求其挂在连接头翼板处,配套可靠的护罩和钢环等相关辅助装置,若无误即可灌浆;连接器安装在第2节段上,随后于该处组织张拉锚固作业,将预先设置在该处的千斤顶撤除并灌浆。按照上述方式完成单个循环的施工作业,依次施工到第4节段。

  严格控制钢绞线下料长度,单束端挤压锚头选择的是OVM单端P锚的形式,为顺利完成挤压作业,应配套YCW-20t千斤顶。

  做好端头挤压前的准备工作,即磨圆端头,经过挤压处理后检测钢绞线外露长度,此部分至少应达到20mm,钢丝衬套2端的外露部分应尽可能相同,以2~5mm为宜。每完成2~3件锚固头的施工作业后便要组织试验,以便及时掌握锚固头的质量情况。

  (2)严格控制好钢绞线的姿态,使其平行通过锚孔且不可出现彼此交叉的情况,锚板与锚垫板的位置关系要求为共处相同轴线上。锚垫板喇叭孔应满足整洁的要求,不可残留任何水泥浆;同时检查锚垫板和锚板接触区域,需具有洁净和平整的特点,使用砂布打磨局部存在的浮锈等杂物。

  考虑张拉过程中伸长量超出千斤顶行程,按照如下流程有序张拉:0→0.1σk→0.2σk→0.75σk→σk→持荷5min(锚固)。

  预应力钢束张拉时应加强控制,以张拉力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伸长值加以检验。伴随张拉作业的持续推进,当其提升至张拉控制要求后检测此时的伸长量,若与设计值的误差稳定在±6%以内即可结束张拉作业,否则需暂停张拉,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3孔道压浆及封锚的施工内容

  3.3.1准备工作

  结束张拉作业后及时切除不必要的外露钢绞线,要求该部分达到30mm且至少为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满足此要求后使用水泥砂浆封锚头,再配套密封罩,设置适量的管道以确保各孔道形成紧密连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配套真空泵等相关装置。压浆前需全面清理锚垫板,使其具有洁净、平整的特点,再将石棉密封圈安装到位,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密封罩和锚垫板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

  3.3.2试抽真空

  关闭压浆阀后开启抽真空阀,此时通过真空泵的作用可达到抽真空的效果,有效清理导管内的空气,经过处理后要求真空度稳定在-0.06~-0.10MPa(尽可能提高真空度),满足此要求后停泵1min,检测此阶段压力的下降情况,若幅度在0.02MPa内表明孔道内的真空度满足要求。

  3.3.3浆液拌制

  浆液随拌随用,自出厂至压入孔洞所持续的时间必须≤40mm,且在施工前应充分搅拌,以保证浆液具有足够的均匀性。浆液生产前需要空转数分钟,使搅拌机内部具有湿润性。卸料必须一次到位,不可出现边卸料边拌制的情况。如果出现浆液流动度偏低的情况不可通过加水的方式提高流动度。此外,浆液拌制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泌水率的检测与控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测浆液并明确其质量情况。

  3.3.4压浆

  启用真空泵,真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开启压浆端的阀门,在压浆泵的作用下持续压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压浆压力,竖向孔道处以0.3~0.4MPa较为合适;水平孔道施工中,该值应适当提升并以0.5~0.7MPa为宜。施工期间加强检测,若孔道另一端排出的浆液与灌入部分的流动性保持一致,表明注浆施工效果良好,关闭出浆口后给予3~5min的稳压期,全程压力应维持在0.5MPa。从最低点处开始压浆,尽可能消除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供料充足和同一管道连续压浆。完整记录施工期间的各项数据,包含压浆材料、压浆日期、搅拌时间、真空度等,以便给质量分析提供依据。

  3.3.5封锚

  完成压浆作业后通过高压水深度清理箱梁,目的在于避免浮浆黏结。同时清理支承垫板、端面等部位的污垢,在端面适当凿毛,封锚作业的材料可选择高标号砂浆。

  4 结语

  预应力后张法混凝土箱梁在桥梁建设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多加注意细节,通过合理的方式完成各道工序,从而提高箱梁的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桥梁工程行业的发展。

  作者:周声富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4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一篇:基于施工项目部的基建现场综合管控移动应用
下一篇:高压输水平洞针梁滑模台车衬砌施工技术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