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生假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8自由度智能仿生手获得临床验证并投入量产。该产品在柳州国际康复辅助器具博览会上首次亮相,标志着我国在上肢假肢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企业技术沿革:
1963年:创始人罗永昭教授于中国科学院启动肌电操控假肢研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992年:自主研发肌电假肢出口国际市场,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对外输出的高端假肢产品
2023年:推出第四代智能肌电假肢系列,覆盖掌根至肩胛全截肢类型适配
核心产品特性:
1.动作自由度突破:在五指独立运动基础上,增加拇指侧向、屈腕、旋腕三轴联动,形成24种以上精细化动作组合
2.拟真操控系统:内置微电脑智能解析肌电信号,支持单指点击、三指抓取、鼠标操控等多模式切换
3.生物力学优化:抓握时手指自适应包绕物体,较传统肌电手稳定性提升40%
4.外观仿真设计:可选配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硅胶仿真手皮,肤色尺寸均可定制,覆盖内部机械结构,实现近真人手部形态。
临床验证成果:
1.已完成上臂9自由度仿生手临床安装,患者实现基本生活自理
2.适配从掌根截肢到肩胛离断的全残肢类型
3.累计获得几十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科生假肢技术总监在采访中表示:"从1963年研制首台肌电假肢原型机,到如今实现世界首创的带主动屈腕和旋腕功能的8自由度仿生手,我们始终聚焦残肢人士的实际生活需求。最新产品已通过数万小时连续工作测试。"
目前该产品已纳入上海、江苏等省市残疾人辅具补贴目录,用户可通过全国各个服务中心预约评估。企业同步开放技术合作通道,共建智能假肢康复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