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成果 > 正文

南开大学科研攻关取得突破 克隆技术“开花结果”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8-10-16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赵新教授团队研发的“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日前入选“2018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去年,该系统“操刀”完成克隆实验,成功繁育出世界首批由机器人操作的13头克隆猪。

  体细胞克隆是改良生物品种的经典方法之一。然而,极低的成功率阻碍着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作为最复杂的微操作之一,体细胞克隆技术急需实现机器人化。通过机器人化体细胞核移植操作,提高后续细胞培养成功率,进而提高整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成功率,是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赵新说。

  针对这些问题,南开大学团队展开科研攻关,历时10余年研制出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据了解,该仪器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它将操作者从繁重的手工细胞操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解决了克隆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与传统的“手工操作”克隆技术相比,机器人自动化“操刀”用力更小、精度更高、对细胞伤害更小,将标志克隆成功的囊胚率从手动操作的10%提高到21%。

  为让这项技术“开花结果”,南开大学团队与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将510个重构胚移植到6头代孕母猪体内,其中2头怀孕。2017年4月,世界首批由机器人操作的13头克隆猪在天津诞生。这批小猪生产性能优良,留种率达到69%,远高于自繁育种猪35%左右的留种率,极大地降低了优良品种的繁育成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这项机器人育种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上一篇:特殊材料取代硅造出半导体薄膜
下一篇:用霉菌孢子碳存储能源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电池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