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公众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运用优势
1.1实时发布信息,时效性较强
由于凉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理位置及地势地形的影响,强降雨及高温等气象灾害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冬季干燥气候下,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同时气象变化的特点具有突发性、不可逆转性,因此对气象信息的发布应当注重时效性,依靠传统的电视播报,很难保障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而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则能够相对及时、快速地发布紧急气象信息,如暴雨、高温等,提醒人们注重防范气象灾害。与其他媒介相比,微信作为主要的社交软件,使用较为普及,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发布具有消息提醒、转发、评论等功能,当出现突发性气象灾害时,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便捷功能发布权威气象信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传播,以强化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1.2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效率
在传统的公共气象服务中,公众一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获取天气信息,此类信息基本为短期气象预报,信息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多元化需求。而在“微时代”下,凉山地区气象部门可通过开通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向公众发布持续性的气象预报预警,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更新气象数据,使气象灾害频发区域的用户可以在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上可实时获取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能见度、风力、风向、雷达回波图等信息,既包括短期气象预报预警,又包括长期气象预报预警,有助于拓展公共气象服务项目,提高气象服务效率。
1.3丰富气象信息,增强交流互动
在传统的天气预报中,预报人员会采用固定模式生硬讲解气象信息,缺少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使得公众只能被动接收简要的天气信息。而通过建设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使气象部门为公众提供集合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多媒体信息,激发公众看、听、读的兴趣,调动起公众多个感官获取形象化、可视化的气象信息,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还能够向公众普及和传播科学的气象知识,并通过提供交流互动版块,能够让气象服务工作者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为用户答疑解惑,形成气象部门与公众的良好互动,为建设主动服务型气象部门打下基础。
2.微信公众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运用方案
2.1完善气象服务功能
凉山的气候特征比较独特,具有立体化的特性,经常出现同一山区不同的气象变化的情况。针对于此,要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积极拓展服务功能,设置多层次的服务板块,以满足不同用户多元化的气象信息获取需求。同时,公共气象微信公众平台要强化交互性功能,深入调研用户对平台界面的喜好需求,开发设计友好型平台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在平台设计中可设置3个一级菜单,在一级菜单下共设置15个二级菜单,具体包括:
2.1.1气象监测
该菜单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凉山本地区气象部门与中国气象台发布的气象监测信息,以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气象监测信息包括文字、图片信息,为用户实时推送邻近天气信息。在“气象监测”一级菜单下设“天气实况”“雷达回波”“空气质量”“历史对比”“高速公路能见度”等二级菜单。如在“天气实况”中,平台要实时更新用户定位区域的气象信息,向用户推送“应景”图片;在“空气质量”中,平台发布PM10、PM25指标,评估空气污染程度;在“高速公路能见度”中,平台发布各区域高速公路上的能见度指数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1.2预警预报
该菜单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凉山本地区气象部门的气象监测和评估信息,对该地区的各个生产区及居民区、旅游景区、公路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遭受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预报,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在“预警预报”一级菜单下设“天气预报”“景区预报”“气象农事”“交通气象”“海洋气象”“闪电定位”等二级菜单。在“天气预报”中,平台要发布未来24小时、72小时、1周、15天的气象信息;在“景区预报”中,平台要针对各大著名景区提供气象预报服务,满足全域旅游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在“气象农事”中,平台要针对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服务。
2.1.3专题服务
该菜单主要面向公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人性化的气象服务。在“专题服务”一级菜单下设“科普知识”“有问必答”“气象新闻”“专题报告”等二级菜单。如在“科普知识”中,平台可以向用户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拓展平台功能。在夏季高温季节,向公众提供防暑建议以及物品防火防燃防爆措施等,在秋冬雾霾多发的季节,平台结合天气预报向公众科普雾、霾的相关知识,包括两者的区别、两者的危害以及有效防护措施等;在“有问必答”中,平台对公众提出的有关气象问题,派气象专家进行权威性解答;在“气象新闻”中,平台发布国家、省、州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信息;在“专题报告”中,平台发布各级气象部门的最新工作报告等,从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在新媒介载体基础上,延伸气象服务链条,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实效性。
2.2创新微信公众平台气象服务产品
气象部门要借助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服务产品,确保气象服务更加符合公众实际需求,为公众带来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具体如下:
2.2.1信息推送服务
凉山气象部门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每天固定时间段推送本地区的气象信息,气象信息内容包括简要的气象观测信息、天气预报信息、气象科普信息等,使用户能够直观了解今天的天气变化,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同时,在微信语言的处理上,平台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预报天气信息,增强长微信内容的可读性,以迎合广大用户的阅读需求。在天气预报语言上,要运用贴近生活的通俗语言,使用户易于理解。
2.2.2自动定位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要利用微信的地理位置服务功能,自动定位用户所在区域,使用户无论身处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相应场景的气象状态。促使公共气象服务的深度得到有效拓展,强化其应用性。
2.3加大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力度
气象信息作为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内容,应当加大发布平台的推广力度。同时气象部门建设的公共气象微信公众平台是官方性、权威性的信息发布渠道,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较高。因此为提高凉山地区的气象灾害防范能力和应对能力,应当扩大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覆盖范围,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当地气象部门在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时,要注重媒介融合,将电视广播、门户网站、手机短信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气象信息实时发布、阶段性数据统计、未来气象预测、出行建议等功能服务体系,增强社会认可度和信任度,从而发挥公共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的实际服务作用。
2.4加强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管控
在公共气象服务中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应当进一步加强运营管控,保障信息服务具有良好的功能效果。因此凉山当地气象部门应当注重平台后台的运营操作。为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全面性,即要科学设置平台功能模块。一是基本功能模块,模块中提供自定义菜单、页面模板、客服、群发、自动回复、添加插件等功能;二是管理模块,模块中提供用户管理、素材管理、消息管理等功能;三是统计模块,模块中提供气象信息分析、气象信息评估、图分析、用户分析等功能;四是设置模块,模块中提供安全中心认证、公众号设置、开发者工具、接口权限等功能。以此保障公共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稳定安全运行,为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变化及预测信息,充分提高服务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部门要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公共气象服务,通过平台实时发布气象信息、拓展气象服务项目、丰富气象服务内容,积极打造公共气象服务品牌形象。在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中,气象部门要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强化平台运营管控,并加大平台推广力度,从而提高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作者:谭 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局)
本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1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