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正文

山东济南:四学者“描绘”人工智能未来前景

来源:山东省科协 时间:2017-10-24


在10月22日举办的2017中国自动化大会暨山东省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柴天佑,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分别做主题报告,内容涉及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

孙优贤:CPS使人工智能发生重大变化

“CPS是工业互联网、工业4.0、两化融合等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的核心,iCPS是CPS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智能电厂、智能矿山等的实现基础。”孙优贤和大家分享了iCPS的核心支撑人工智能的五个方面变化、五个方面智能及其战略目标和关键技术。还分析了iCPS的优越性和总体架构,指出了目前在工业应用中的主要挑战和存在困难,从而揭示出相关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了主要研究内容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的相关支撑。

曲道奎:我国机器人产业应以自主创新为引领

曲道奎在报告中指出,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2.0时代已经来临,与R1.0强调效率、生产率、质量以及可靠性不同,R2.0重点在于机器人三字中的“人”字,就是以感知技术、交互技术为支撑的智能、智慧。没有AI的机器人就是个机器,基于感知智能的机器人智能进化,要远远快于本体的发展;但没有一个好的躯体,智能再高也是残疾的,协作机器人已成为躯体灵巧性的代表;自主导航、人机交互,将更多地体现为专业服务协作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柴天佑:人工智能必须追求高效化、绿色化

“智能制造,从科学上来讲,最难的问题是制造流程的制度化。”柴天佑在报告中说,做人工智能必须得有愿景,就是高效化、绿色化。高效就是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产品,绿色化就是怎么样把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排放尽可能做到零排。前三次工业革命都是基于数学模型感知、认知与决策发挥的作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智能制造基础上的。柴天佑认为,未来的企业金字塔会从现在的三层变成两层,底层是智能自主体,顶层是人机合作。智能化计算资源和物理资源深度融合,对多学科复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王飞跃:“直道超车”的中国人工智能梦

在王飞跃看来,“老”IT工业技术基本解决了人类发展的资源不对称问题,“旧”IT信息技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接下来的“新”IT智能技术将面临解决我们的智力不对称问题的艰巨任务。

王飞跃结合《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轴心时代”概念,指出对应三个世界的三个“轴心时代”,分别代表着人类在人性、理性和智性上的大觉醒,以及随之而来在哲学、科学和技术上的大突破。“我国的人工智能将会‘直道超车’,实现智能全球化的规划,以智能梦保障中国梦的实现。”王飞跃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一篇:人工智能:媒体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下一篇:“中国声谷”: 打造国际一流AI产业高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