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正文

农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工程“农业大脑”亮相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7-10-27


 


    “农业大脑”工程主创人张磊介绍相关情况。 卢洋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马海燕)农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工程“农业大脑”26日在北京亮相。农业生产将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新的飞跃。

“农业大脑”以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超级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通过传感器嵌入到农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基于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分析土壤和气候等数据,再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和运算,最终帮助农户作出经济、高效的生产决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农业大脑”工程主创人、蓝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中国一拖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王二龙等见证了这一农业人工智能工程发布。

 


农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工程“农业大脑”26日亮相。 卢洋 摄

未来“农业大脑”将渗透农产品从耕地、播种、施肥、杀虫、收割、存储、育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它可24小时实时监测农产品生长情况,实时更新传递虫害、湿度、田间气候、土壤品质等数据。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即时看到自己订购的农产品的生长情况、种植方式等信息,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按照计划,该工程将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建设基于智能农机应用管理的基本功能,主要围绕农机制造企业提供服务;二期将整合行业资源,搭建行业交易平台。

据悉,前期“农业大脑”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未来将联合更多农业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建立供、研、产、销、服务等数据系统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资源要素的数据共享,提高农业全要素的利用效率。同时,数据库将对农业科技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开放,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指导农业生产与销售。

上一篇: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改变世界”
下一篇:李彦宏:人工智能时代的从业者要有跨界整合能力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