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智慧城市 > 正文

智慧工地里,“黑科技”护航隧道施工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1-11-19
  “身份验证已核实,请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入场。”日前,在中铁八局三公司负责施工的贵州省贵阳市蔡家关一号隧道洞口,工人们通过“刷脸”有序进入施工现场。人脸识别、VR等高科技设备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哦呦,眼前怎么出现了高空坠落场景,感觉像真的一样,很逼真也很震撼,今后施工时可得提高警惕了。”施工现场,通过VR体验物体打击、高空坠落、隧道突泥涌水等场景,为工人们打上了事故安全“预防针”。

  蔡家关一号隧道正在进行下穿苗圃隧道及铁路既有线高危工程施工,项目部还安装了隧道安全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每隔50米有一个报警器,就像‘顺风耳’一样,当隧道发生险情时能通过发音装置警示工作人员安全逃生,同时还会启动照明系统为逃生人员指明方向,避免发生更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项目党支部书记冯能介绍,如果工人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警报器可以通过人工一键启动,洞内工友立即能接到声光警报,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目前,中铁八局三公司正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人脸识别管理系统、VR安全体验系统、隧道安全报警系统、安全帽定位系统及一键呼救系统、风险区提示广播系统、临边防护监控系统、360度视频监控系统、扬尘噪音监测管理系统等多个智能信息化系统的成功运用,实现了项目全生产多维度监督,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管控水平。(记者何星辉 通讯员田凯 刘洪)

上一篇:点绿成金 重庆发布“碳惠通”平台
下一篇:瞄准“绿”+“白” 临江打造乡村振兴“双色引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