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智慧城市 > 正文

甘肃为智慧交通“铺路搭桥”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1-12-22

  12月21日,甘肃省兰州新区晴空万里,在全长16公里的城市开放道路测试区道路上,几辆无人驾驶汽车正安全有序地行驶。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摄

  记者了解到,该路段是西北地区首个建成的城市道路开放测试区,短短16公里道路的建设中,包含了不少“黑科技”。

  “测试道路上装设了边缘计算单元(MEC)、雷视一体机、路侧通信单元(RSU)等多种智能路侧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道路交通环境的实时高精度感知。”甘肃省公交建集团技术人员李志强介绍说。

  “比如,当前道路是否拥堵、有没有行人过街、红绿灯还有几秒等这些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RSU与自动驾驶汽车车载通信单元(OBU)进行通信,将道路交通环境实时信息传送至车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智慧的路和聪明的车之间的协同。”李志强说。

  同时,在距离测试路段20公里的公交建集团科创辅中心有一个“智慧大脑”(甘肃省车路协同ITS大脑),通过MEC对感知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后,将感知信息传送至甘肃省车路协同ITS大脑。车路协同ITS大脑接收全路段多个MEC的数据后,进行大数据处理,实现对全路段道路交通环境实时感知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控制。

  不仅如此,测试道路可以实时感知道路交通信息,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决策,可以实现交通红绿灯的智能控制、道路综合治理,提高道路治理效率和道路安全。

  此外,测试路段内可以通过可变情报板和信号灯等旧基建设备向民众进行信息服务。

  “例如,提醒道路车辆提前避让行人过街,社会重点车辆全程优先通行等,大幅提高公众道路安全。基地建设总体上面向兰州新区现实需求,统筹新旧基建,为所有交通参与者提供服务。”李志强说。

  “除了已建成的兰州新区城市开放道路测试区外,我们正在实施甘肃省5G+智慧公路项目。”甘肃省智慧交通实验室主任,甘肃省公交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郝巨鸣说。依托甘肃省清水驿至傅家窑公路工程,在甘肃建设首条“5G+智慧公路”示范项目。这条智慧公路以5G技术为支撑,拥有路网全息感知能力,可以将路况信息及时自动告知管理者和出行者,将成为真正意义上能满足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智慧公路。

  “比如,道路出现交通事故、拥堵、雨雪天气等情况后,不仅能第一时间告知管理者并提供应对建议,还能自动通过导航地图、情报板以及各类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对出行者进行提醒。”郝巨鸣说。

  建成后与兰州新区城市开放道路测试区形成测试次序联动,可支撑甘肃省自动驾驶货运车辆编队等场景的实施,提升甘肃省公路干线物流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

  “已建成的兰州新区城市开放道路测试区和甘肃省5G+智慧公路共同构成甘肃省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应用示范基地。”甘肃路桥建设集团董事长张伟介绍。

  该基地只是甘肃省公交建集团探索“智慧交通”的起点。

  以甘肃省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甘肃省公交建集团将通过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两大抓手,打造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产业创新平台,进行智慧公路和双智城市(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建设,服务人民日常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要建成具备西北地区测试里程最长、测试场景最丰富,涵盖高速公路、各级公路、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为特色的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省智慧交通发展。”郝巨鸣描述了智慧交通发展的愿景。

上一篇:广西:科技支撑智慧交通,创新助力平安出行
下一篇:全封闭降噪技术给高铁戴上“耳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