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应用已经到了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程度,成为社会的一个重大基础设施,但如果说,近几年之内将有另一种信息化应用会颠覆已经融入血液的互联网,你会相信吗?无论信与不信,它已经滚滚驶来,这就是酝酿多年的物联网。据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预测,2020年物联网互联的“设备”将超过200亿台。未来10年内,全球物联网创造的价值将超过10万亿美元。
对于全球范围关注物联网发展的业内人士来说,丝毫不会怀疑未来物联网行业蕴藏的巨大产值,但是令人好奇的是,这个被描述得无比美好的沸腾时代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
对于这个问题,不得不说国内的用户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有着“国民单车”之称的ofo小黄车已经率先开启了移动物联网应用场景。2017年6月,ofo、中国电信、华为三家企业联合研发的NB-IoT物联网智能锁正式推出,并全面启动商用,这是NB-IoT物联网技术在移动场景的首次商用。这也标志着物联网行业酝酿近20年的概念理论和技术储备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的规模化应用场景。
在日前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薛鼎携NB-IoT物联网智能锁的亮相,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科技巨头的高度关注。薛鼎表示,ofo小黄车是移动物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ofo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创始者和领骑者,把无桩共享模式与物联网结合,将单车做为服务和数据的入口,让ofo小黄车成为“万物互联”的第一个突破口。
物联网概念自1999年提出以来,在不断开展技术研发的同时,也一直在推动着落地应用,并且在多个行业有所尝试。比如,近两年被炒的火热的智能家居等,但一直也都是不温不火,进展缓慢。
那么这一备受全球物联网行业期待的规模化应用场景,为何被成立仅两年的ofo做到了?ofo为何能快速抢占移动物联网的第一入口?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也就是“万物互联”。而对于未来物联网时代的一切美好生活畅想,都因“万物互联”而带来。但不管生活方式如何改变,但生活的本质依然是衣、食、住、行、用为主。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对比ofo与“智能家居”,不难发现,ofo在承载物联网规模化应用场景落地上明显有着多重优势。
首先,ofo拥有庞大的数量规模,并通过为大众提供骑行服务而形成海量的数据入口。成两年来,ofo已在全球连接了超过1000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超2500万,为全球9个国家超170座城市超2亿用户提供了超40亿次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据艾瑞数据显示,ofo的活跃用户每天平均使用小黄车的频次达6次以上,日均总使用达5000万次以上。可见,源自庞大的数量规模和高频应用所贡献海量数据,是一般家居产品远远无法比拟的。对于物联网应用来说,规模恰恰就等于效益。
其次,ofo小黄车的“移动连接”特点也更适合构建移动物联网应用场景。因为绝大多数家居用品都是静态的等待使用,所以很难作为信息发起的“源点”作用。而每一个ofo智能锁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智能链接产生的点,就是智能信息制造的源点。小黄车随时随地的移动,可以接触不同的场景,连接不同的人群,而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场景又会有不同生活需求,由此,通过小黄车的连接纽带,就会串联起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各种不同生活需求。
从宏观层面看,广大用户以小黄车作为连接纽带,所贡献出的数据就是指数级的倍增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恰恰就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越丰富,冶炼出的成果就会越丰盛。
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ofo的开放合作思维。立足于自身数以千万计的小黄车构建出移动物联网应用闭环,还会释放出的强大包容性和连接性。随着应用的深入,ofo不仅可以实现自身闭环之内的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的连接,也可以与体系之外的其他物品建立广泛的连接,实现车与其他物品连接对话,从而构建出功能更加强大的移动物联网生态系统,也将真正意义的打开智慧生活的大门。
我们可以想想一下,随着智能空调、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智能产业的逐步升级和发展,在与ofo小黄车建立移动物联网应用连接之后,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一个怎样美妙的生活场景?
比如工作奋战一天后骑着ofo小黄车回家,小黄车的智能锁实时反馈位置情况,这个信息立刻被智慧家庭捕捉,家里的空调会自动打开并调好最适合的温度,家里的电视会准备好平时喜欢的栏目,家里的电饭煲会自动开启烹饪……没错,在移动物联网深入普及之后,如此科幻电影般的摩登场景,就是我们生活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