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数字生活 > 正文

人类左心室三维模型研制成功 利用心脏细胞纳米支架构建组织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7-25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3日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出人类心脏左心室的三维模型,未来可用于药物检测以及心率不齐等疾病疗法的研究。

  该模型利用采于人体心脏细胞的纳米纤维搭成支架来协助构建组织。这种支架如同三维模版,可以引导细胞及其组织进入体外搏动的心室腔。这让科学家可以借助使用压力容积环、超声波等临床通用工具,实现对心脏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哈佛大学约翰 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与应用物理教授基特·帕克说:“整个团队已耗时十余年研究此项目,目标是制造出一个完整的心脏。此次进展是迈向最终目标相当重要的一步。”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模型一旦投入使用,其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领域以及作为体外模型进行药物开发等相关研究中,均会产生巨大而广泛的影响。项目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在医学研究中以人类模型替代动物模型,或弥补动物模型的不足。未来,研究人员可通过收集病人的干细胞来构建组织模型,从而完全复制出其器官功能和特性。

  制造出一个功能完好的心室模型的关键是重塑组织的特殊架构。在人类心脏结构中,平行排列的心肌纤维如同支架,引导砖状的心脏细胞首尾衔接成线状排列,形成一个中空的锥形结构。当心脏跳动时,心脏细胞如同手风琴一般伸展和收缩。

  为制造心室模型,研究人员将可降解聚酯和明胶纤维的聚合物以弹头形状放入旋转器。当仪器旋转时,纤维将顺着同一方向呈线状排列,因此,会引导细胞像原生细胞般运动和收缩。

  研究人员称,下一步将利用源自病人的预分化干细胞来进行心室模型的研究,这将有利于形成功能更强大的组织结构。


上一篇:碳纳米管:个性十足的神奇材料
下一篇: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 “多巴胺荧光探针”助力精准医疗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