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数字生活 > 正文

糖尿病增加患癌风险的分子机制揭开 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疗法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08-03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表明,高血糖会对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水平产生负效应,5hmC是一种会受到癌症影响的DNA修饰。这一发现或有助于解释为何糖尿病会增加患癌风险。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综合征,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常伴有严重的、有生命危险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内增加了3倍,而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会增加患癌风险。而高血糖可能是导致糖尿病与癌症相关性的最主要因素。

  不过,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这种相关性背后的分子机制,也不清楚高血糖如何诱导遗传或表观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引发癌症。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抑癌基因TET2,可以催化5mC转换成5hmC,而这种抑癌基因活性降低则会导致一些癌症患者的5hmC水平下降。

  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此次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细胞中的5hmC水平会降低。在不同细胞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磷酸化开关”可以调节TET2的稳定性和5hmC的水平。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和能量感受器,能磷酸化TET2并增加其稳定性。而血糖升高会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导致TET2稳定性的下降,以及5hmC水平的降低。

  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结果指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metformin)可以通过AMPK-TET2通路抑制肿瘤生长,而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一篇:大学生兼职“网红”没那么“美”
下一篇:美开发实验性寨卡疫苗 小鼠测试证明安全高效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