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计算装置是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对用户用电量进行结算时的重要认证,可以为电力企业、用电用户在收费和结算中提供保障,保障双方的利益都免受危害,故安装的电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用电量计量是否精确。为此,如何在安装过程中规避错误接线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要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判断,及时纠正计量表的错误接线,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1 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电中错误接线的原因及类型
作为供电计量和核算电费的重要组成要素,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电对计算用电费用是非常重要的。接线的正确性可以保证用户的使用电量不出现错误,但在现实生活中装表接电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安装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接线的现象。而导致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电接线过程中出现错误接线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未对工作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电表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外力作用引发故障;对电表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用户为了偷电私自进行跨越电表接线。
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电中错误接线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没有正确接入零线或者接入的零线发生断裂;电表安装位置和电流传感器不符合,使电表出现快走、慢走或倒走的现象;电压线断裂;电流传感器与其他相的变比不一致。
2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原理
确保相关电能计量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三相三线电能表需处于正常的接线状态,但由于电能表接线较为复杂,若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操作能力较低,则出现错误接线的可能性极大,不利于相关电能计量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故需对其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进行研究。
3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判断方法
3.1 相位表法
用相位表法对三相三线电能表进行错误接线分析时,测量点应选择在电能表表尾的接线端子,而不是互感器二次侧与电能表间的接线端子或接线盒。原因分别为:一是测量的目的在于对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是否准确进行检测,若测量点选在接线端子上,所测试的数据可将互感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全面反映出来,而电能表的运行情况是未知的;二是发现计量装置出现错误接线后,需在一般电能表的接线端子上进行纠错比较实际。
由于在使用专门的电动工具对装置中的螺栓锁紧时会发出很大的震动,这些震动会让螺栓变得有所松动,使得电流回路中的电阻变大。相关试验表明,电流端子若发生压降的异常现象,会导致与电流端子并联的续流电路出现分流问题,如果这个分流程度还没有让电能表产生警报,继续分流下去就会使小电流误差的试验结果无法通过。故为了解决检测装置中的这个问题,可以减少电动工具的使用程度,在使用电动工具对螺栓进行必要的紧固后,采取手动的方法对螺栓进行下一步的紧固。在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检测装置内发生的非直接压接情况,由于进行连接检测时使用的线路较多,就会容易发生错误接线的问题,此时会将电压回路L连接到电能表电流出端的2号处,解决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将L接线与端接入,将N端接到2端。
3.2 电能表错误的分析
当三相电压处于对称的状态,并且三相负载也处于平衡的情况下,如果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电流回路是通过正相序进行接线的,但电压回路是通过负相序进行接线时,电能表的运行就会发生问题。
若中性线的连接方法没有通过单相智能表,在这样的接线方法下,虽然电流和电压的回路接线是没有问题的,并且电能也能保持正常运行,但是这种状态下运行时间若过长,就可能会在电能表接线盒的接头处出现氧化反应,并且很有可能烧坏设备。若这种情况出现在中性线的接线柱上,则很可能引起电压回路无法连通的问题,也就是电压线圈上的电压数值是零的情况,这种问题的发生就会造成三相三线电能表无法正常运行,但是用电用户的指示灯还在亮,如此就会减少电量的计量。
3.3 电流同路判断法
(1)通常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入大地、电能表出线端,以表盘指针的变化情况作为判断是否出现错误接线的指标,若未存在错误接线情况,则表盘指针不会发生波动,若存在错误接线的情况,则表盘指针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需要重新进行接线处理。
4 实例分析
下文仅以相位表法为例,对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
图1 电压电流相量图
经过现场停电检查核对,发现造成该错误接线的原因是工作人员在连接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与电能表时,未做好标记,导致相序接错。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能计量是现代电力营销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发生计量接线错误则会造成计量故障,且其计量误差值通常较大,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作为连接用户和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关系着重要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生产利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电能表是一个复杂的部件集合体,在安装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将影响整体工作效率。针对这一特质,电力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增加日常的检测和维修频率,尽量降低连接错误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卫平,师维,王智勇,等.三相三线动态电压恢复器最优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1).
[2]汪韩.新型三相三线制并联有源滤波器的滑模控制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