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为基础,以生物产品为流通主体的一种市场活动形态。在人类历史上,数次关键的社会转变都离不开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生物技术吸引了许多资本的投资兴趣和技术行业的研究兴趣。全球几乎所有的顶级化工企业都涉足其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较完善的生物技术开发体系,具备生物经济的发展基础。目前,我国约有500家生物企业涉及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而且还以每年递增约100家的速度发展。但总体情况仍然存在不足,我国生物产业化规模仍然较小,产品种类偏少,支撑技术不够先进,研发与生产衔接不够顺畅。
为促进我国生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决策部门应进行长远和系统的产业规划,提供规范的经济和法规支持。同时,作为企业自身,也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生物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依据。
2 生物经济产业概述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依赖性较强,但是垄断性差,而且产品的种类繁多。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非常注重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掌握一定的先进生物技术,具备较多的生物技术人才。这些有利条件将有助于我国生物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人民医疗健康方面、“三农”方面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在许多顽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3 生物企业产品开发策略的博弈模型
3.1 博弈论概述
博弈,是指具有竞争或者对抗性质的行为。在博弈中,斗争或者竞争的各方各自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并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游戏理论、对策论。对博弈问题比较系统密集的研究是从本世纪初期开始的。
经典的博弈模型有囚徒困境模型、智猪模型、纳什均衡模型等。
3.2 生物企业产品开发策略的矩阵式博弈模型
在生物产业市场竞争中,各种产品领域都聚集了规模各不相同的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显然,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品开发投入上天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实力雄厚的企业,每年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但是实力一般的企业,贸然投入大量开发的人力财力物力,一方面难以保证所研发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另一方面若研发失败则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元气大伤。这些企业之间的产品开发策略即构成了一个非合作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
在这个博弈模型中,参与者即同类产品相关的各个企业,因此数量较多。而由于各企业的自身发展战略不一,收益函数也是多元化的。这样就造成各参与企业相互间的耦合关系非常复杂,需要建立新的博弈模型描述方法进行分析。在产品开发阶段,设计目标是明确的,但设计约束较为宽松,设计参数的数量、种类都难以确定,因而新产品开发的自由度比较大。每家企业的新产品对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发也都起到影响。
为了清晰的表达此博弈中参与企业、行动策略和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矩阵式博弈模型表达,如式(1)所示:
首先,对收益向量{P1,P2,P3,…,Pm}T进行分析,要实现某项期望收益,则需要n个参与企业选择一组行动战略共同完成。参与企业T1采取行动策略Si1、参与企业T2采取行动策略Si2、以此类推……参与企业Tn采取行动策略Sin。在从T1到Tn个参与企业都选择了自己的行动策略的条件下,这n个参与企业进行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收益项Pi,如式(2)所示。这是一个并行开放式的合作决策过程,体现的是一种包含博弈思想的分析逻辑。
由于各自企业规模、资金投入、技术实力等因素的差异,参与企业起到的产品开发水平并不是同等程度的。现在把各个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策略用不同的标记表示其产品开发水平。将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策略对实现期望收益起到作用的程度分为重要、一般、很小三类,相应的将其行动策略标识为“E”“e”“o”。如此所有参与企业对实现总体期望收益的影响程度和贡献水平就可以通过标记后的策略矩阵表达出来,如式(3)所示:
经过矩阵变换,某些单项期望的优先级被提高,其实现过程涉及到的主要参与企业数量不多,运算量不大,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求解博弈,结果则可以对参与企业的设计自由度施加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也即部分明确了各参与企业在产品开发活动中的策略。
4 某类生物产品定价的博弈分析实例
以某生物产品Q的开发为例,具体说明本文提出的矩阵式博弈分析法的过程和应用。
某生物行业巨头A公司经过调研,准备投入5亿资金,对Q产品进行开发,但该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同类产品生产企业B,C,D,E,F的兴趣,纷纷开始筹备对类似Q产品的开发中。他们的策略不尽相同,B公司注册资本仅有300万元,打算等A公司的Q产品上市之后立即进行仿制。E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0亿人民币,E公司的CEO则雄心勃勃,打算开发出Q1产品,与Q产品展开竞争。这些公司的参与信息与期望收益如表1所示。
表1 各参与企业自然情况
企业 | 注册资本(万元) | 技术人员 | 产品开发能力 | ISO审核 |
A | 200000 | 1098 | 独立研发 | 通过 |
B | 300 | 13 | 仿制 | 未通过 |
C | 1200 | 43 | 贴牌生产 | 未通过 |
D | 6000 | 78 | 独立研发 | 通过 |
E | 100000 | 387 | 独立研发 | 通过 |
F | 2700 | 61 | 独立研发低端产品 | 未通过 |
收益向量包含11个元素,即{P1,P2,P3,…,P11} T。其中,P1:期望营业收入;P2:安全性;P3:产品生产环保性;P4:引起人体副作用概率;P5:过敏范围;P6:转基因;P7:研发成本;P8:行业领导力;P9:产品标准;P10:投资回收期;P11:年销量。
参与企业向量包含6个元素,即{T1,T2,T3,…,T6} T:
根据表1以及收益向量,建立初步设计的博弈模型,如式(5)所示:
考察式(6)中的策略矩阵,在实现收益项P3(产品生产环保性)和P6(转基因)的过程中,只有参与企业T1(A公司)起主要作用,而其它参与企业对此两项没有任何考虑。同时,收益项P11(年销量)也只有参与企业T5(E公司)有所考虑,这说明E公司作为行业第二,一直期望通过增加年销量提高公司收入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三个子博弈比较容易求解,当子博弈完成后,参与企业T1(A公司)和T5(E公司)已经部分明确了为实现某项或某几项既定收益而必须采取的行动策略,这两个参与企业将带着这部分已知的行动约束继续进行有自己参与协作的后续子博弈。
收益项P4(引起人体副作用概率)的实现是通过参与企业T1(A公司)和T2(B公司)的子博弈完成的。这一方面说明A公司作为行业巨头,对产品的人身安全有完备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小企业B公司由于主要通过仿制生产,不掌握核心技术,更加难以承受因为产品不安全将给自身带来巨大的风险。
式(8)分析了有两个参与企业以上的多人子博弈:
收益项P2(安全性)的实现主要受参与企业T4(D公司)的策略选择影响,同时参与企业T2(B公司)是实现收益项P7(研发成本)子博弈中的主要参与企业。D公司实力中等,具有独立完成低端产品研发的能力,但对于高端产品和领先的生物产品,一方面研发能力差强人意,另一方面领导层也犹豫不决。但D公司也想在Q产品的开发中占据一席之地,因而对安全性格外重视。
收益项P9(产品标准)由两个主要参与企业的子博弈确定。参与企业T3(C公司)的战略已经基本明确,参与企业T6(F公司)已经参与过其它的子博弈,通过这个子博弈参与企业T3与T6进一步逼近了最终的均衡策略。
而期望收益P1(期望营业收入),是每个参与企业都需要完成的一个博弈。主要是针对自身投资成本和产品开发、生产、销售能力的一个经济估算。
5 结语
随着我国生物产业的规模不断增大,生物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必然不断增强。企业决策人员对自身行为和决策的理性及效率有高层次的追求,同时也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博弈分析方法指导企业的产品开发策略,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波,马春艳.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途径的博弈选择[J].科技与经济,2011,(5).
[2]马春艳.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3]马彦.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4]蔡定昆.兼顾发展权与可持续性的怒江流域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5]寇冠华.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国际合作模式选择探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17-11-16
作者简介:杨晗琦(2000-),女,辽宁大连人,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学生,研究方向:产品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