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山构建项目中,很容易会出现山体滑坡等情况,但是滑坡的关键因素依旧是在于作业现场当中所存在的一些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地质结构、土层种类等地质层面的元素,这样的一些元素自身有着一样的作用——使矿山构建发生滑坡情况。在矿山挖掘的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挖掘会使矿山出现有空洞的情况,之后连续地开展作业就会提升其土体的自身重量,使其面临着发生滑坡的情况发生,也就是所说的山体滑坡。不难看出,要想防止滑坡现象的出现,就要求从地质勘测层面着手,注重作业之前的边坡作业工作,保证边坡的牢固。
1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1.1 矿山上程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危害大
依照有关单位的不完全数据研究,我国由于采矿出现塌陷灾难的都市将近40个,因为采集的环节当中所产出的废渣、石块与尾矿堆弃等受到侵占的土地面积将近20000km2,并以每年200km2的速率不断提升。
1.2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化
正如上文所说,矿山项目地质灾害最为常见的种类大致可以分成顶片帮、地表凹陷、井下突水与深部岩爆等。在作业环节中,矿资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若采集的形式不合理并且其所处区域受到自然地质灾害的影响有所差异,所造成的地质危害的种类也存在对应的差异。
2 矿山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在具体矿资源展开对应采集的过程中,矿山地质灾难的分类绝大多数是按照其对应的形成因素与空间排布进行确立的。
2.1 矿山工程岩土体变形引起的灾害
矿山项目当中的岩土体形变造成的地质灾难是非常常见的,主要体现为地表坍塌、矿产边缘出现或失衡、矿坑中出现岩爆等情况。但是矿山项目造成的地表塌陷的主要层面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挖掘环节中的不科学开采所导致的,并且假若没有开展详尽的地质勘测同样会出现有地表塌陷的情况。尤其是矿山在采集作业过程中矿柱不够或者遇到破坏时,也同样会出现地表塌陷的情况。不仅如此,在很多地质相对平滑的区域出现这种状况也很常见。在矿山采集过程中,采空区假若没有开展实时的回填方处置,经历一段时间之后也很容易出现地表塌陷的情况。尤其是在矿资源采集的环节中,若不依照对应的规定开展采集工作,矿区周边就极有可能出现滑坡,这种状况对其自身也同样有着极强的破坏力,一般会出现在矿山之中。但是矿山的资源开发完成之后,地壳运动会使山体当中的围岩出现形变的情况,如此一来,在应力的影响下也很容易出现爆裂的情况,从而出现较为严峻的地质灾难。
2.2 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
依照已经出现的受水文地质作用的地质灾难状况归纳,水文地质所产生的灾害主要包含表面沉降、砂岩液化、岩溶塌陷与软土形变等,主要体现在地表沉降层面。依照往期的资料显示不难看出,地下水的采集会使地下水位降低并出现地表下沉的状况。地表沉降的速率和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度是成正比的,地下水位降低所构成的漏斗和地表下沉所产生的漏斗大致位置一致。地下水位的变化所造成的灾难主要有矿坑突水涌水以及矿坑当中的溃沙涌泥两个种类。在此当中,矿坑突水涌水大致是因为生产环节中矿坑涌水总量的预算不够导致的。在挖掘环节中,贯穿透水断层时,如果遇到暗河或者蓄水溶洞,会导致地下水大量涌出。矿坑中的溃沙涌泥一般和矿坑突水一同出现,一旦挖掘环节中出现蓄水溶洞,矿坑中必定会有溃沙涌泥。
2.3 崩塌滑坡
滑坡大致配置在矿山路面两边的高陡边坡与矿山相对较陡的斜坡区域。但是泥石流大多都是出现在山区,主要是由崩塌、恶劣条件等一并引发的。这一地质灾难的出现及其配置将会直接遭受矿山自然条件、矿山项目隐患部分地质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等多个因素的干扰,主要体现在采空区域山体滑坡,排土场、堆渣场边坡失去稳定等。要想有效避免矿区采集环节出现滑坡灾难,要求高效管理造成滑坡的各项因素。
2.4 其他因素引起的矿山地质灾害
除了上文提到都矿山地质灾难种类之外,天然气爆炸、矿山大火与地热都是非常常见的矿区地质灾难。瓦斯爆炸与矿区大火是采集过程中最经常出现的两种灾害,这主要是因为在煤炭资源地下采集的环节当中通风不顺畅,瓦斯聚集导致爆炸,对相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对矿山采集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缺失。火灾是矿山资源采集环节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地质灾难,对环境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地热是因为矿山资源过度采集,采集深度不断加大所造成的,对矿工的劳动力与矿山安全作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 矿山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治理
矿山项目构建过程中,滑坡非常常见并且影响极大,因此亟须加速处理这一问题。
3.1 地质勘察基本内容
在开展矿山项目地质灾害整治作业工作之前,首先要求开展对应的地质勘探工作,结合勘测地质地貌状况,找出其灾害出现的真正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对应的解决办法,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其治理形式的最大效益,真正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3.1.1 矿山测量描绘作业
矿山测绘作业是全部作业得以开展的基础,更是地质勘测作业就矿山项目作业场地的地质结构、地质特点、地质状况等地质状况展开对应研究的本质作业。不仅如此,更要对滑坡构成的环境、气候水文资料展开对应的描绘,构成对应的绘图,要求注重标注过程要细致,不能出现缺项、漏项的情况。
3.1.2 勘测作业
勘测作业主要是就滑坡展开的勘测,包含滑坡情况、滑坡区间、滑坡形式等内容。在矿山项目构建环节中,最为常见的勘测形式主要有井探、钻探、物探等。
3.1.3 荒野勘测作业
在滑坡勘测中,荒野勘测是必须开展的一项作业。荒野勘测作业的意义在于一线检验边坡滑坡,提早找到对应的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3.2 矿山工程滑坡的治理措施
3.2.1 排截水、护坡、支护
排截水、护坡、支护是传统的治理形式,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理形式。在出现滑坡问题时,须实施这样一些基础性手段,以尽可能快地处理滑坡造成的危害。
3.2.2 配置对应的排水出口,提升地表排水数量
绝大多数矿山项目的滑坡情况是由暴雨导致的。在雨季,降水增多,会很快聚集起来冲洗边坡,很容易导致滑坡出现。所以,在暴雨或者是雨季之时,矿山项目构建过程中必须配置对应的排水口,以此排除地面淤积的水,以免地表受到渗透或冲刷。此外,在边坡后面构建一个专门的接水盲洞,这是规避滑坡风险的主要形式。
3.2.3 抗滑桩
抗滑桩的主要作用是抵御滑坡发生,强化滑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让滑坡维持一定的稳固性质。这一技术配适于绝大多数的滑坡治理,不会由于滑坡体的特征或者其对应的地貌特点出现不适用的情况,因此有很多矿山项目构建都会选取抗滑桩开展对应的作业。抗滑桩能够有效规避桩基的扰动效益,实现几种桩基的一同作业,不仅可以节省较多的时间,提升项目作业效益,还可以有效提升其对应的稳固效益,以此实现滑坡治理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项目地质灾难种类较多,引发因素多种多样,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矿山作业和社会经济都可持续发展。相应监管单位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应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对灾害进行控制与管理,以保障矿山作业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胜魁.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7,(16).
[2]李毅,李蘅,张静.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和勘查防治方法[J].矿产与地质,2004,(1).
收稿日期:2018-04-10
作者简介:李宗亚(1990-),男,山东菏泽人,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