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较高,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切实加强造价的控制。在造价控制中,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对于促进造价的控制和工程质量的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现代建筑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建筑的智能化要求正在不断地提升,在造价控制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在造价控制中融入新的思想和理念,造价控制成效得到优化和完善。
1 新经济时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新要求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由于业主对其在质量、功能、智能化、人性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经济时代,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要求控制过程更具有前瞻性,要求最大化的控制造价的同时,还要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尤其是要在有限的造价下,满足其各方面的性能需求,针对性地进行造价控制,在造价控制中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促进造价控制成效的优化。
二是在造价控制理念上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造价控制主要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但是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造价控制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建筑产品自身的智能化、人性化等方面的要求,以满足市场为目的,针对性地提升其服务水平,实现造价控制理念的优化和完善。
三是在造价控制方式上,既要注重全过程地控制,又要在控制过程中加强新型造价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这就要求造价控制人员切实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加强对有关造价控制软件的学习和应用,促进整个造价控制成效的最优化。
四是在造价控制效益上,既要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最优化,又要保障工程质量,就需要在造价控制的同时为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加强对不足的分析和总结,对造价控制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在提升造价控制效益的同时,对造价控制工作提出有效的指导。
2 新经济时代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
2.1 秉承服务至上理念,强化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传统的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往往是对不同的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造价控制,但是每个阶段之间的造价控制的关联性较为缺乏。在新经济时代,对全过程造价控制理念的转变,应从传统的分散控制转移到一体化控制上来。就是在对每个阶段中的造价控制要点进行掌握的同时,还要考虑每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为其他环节的造价控制提供便利而在造价控制中做到前瞻性的控制。例如在项目决策阶段,为了满足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需要对建筑工程的造价做好投资估算,在研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有助于在设计阶段融入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确保可行性研究的针对性,这样就能更好地在全过程造价控制理论的支持下,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正确估算。而在设计阶段,则需要考虑施工中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在设计中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限额设计时需要考虑施工的适应性和业主的要求,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所取得的效益和可行性进行模拟和预测,确保限额设计的针对性,这样在满足工程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上,促进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彰显。由此可见,在整个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应融入人性化的理念,一切为人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的市场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2.2 注重造价控制技术的创新,强化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造价控制技术是确保造价控制成效的关键。但是就当前来看,在很多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不仅造价控制技术较为落后,而且在造价控制技术上缺乏创新和完善,使得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往往千篇一律地进行,导致工程造价控制的潜能没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而更多的时候是采取牺牲工程质量和工程质量打折扣的方式来达到提升效益的目的。而这显然与造价控制的初衷是相悖的,然而有利可图,使得这样的行为往往是乐此不疲地出现。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创新造价控制技术。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因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基本的就是加强对造价控制问题的不足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其的预防。例如,在施工现场控制造价时,加强对材料质量、材料使用、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在造价控制中借助信息化手段,着力提升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信息化手段。再如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时,利用BIM技术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模拟,并结合得出的工程量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并利用这一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满足性能的需求,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工程造价的控制。
2.3 安全造价控制应贯穿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安全是整个工程实施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而很多时候由于安全造价控制方法不当,导致工程安全质量问题较为突出,而且会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考虑施工过程的安全。在项目决策阶段,就需要将安全方面的投入预估进去,并确保安全投入得到有效的保障,严禁出现克扣和挪用的情况,并在造价控制中将安全造价的控制作为核心。因为只有在安全方面确保必要的造价投入,才能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得以安全的实施。此外,在竣工结算阶段,也需要对安全方面的费用做好审核,注重施工过程的安全,确保建筑得到安全使用,严防由于质量问题而引发安全问题。
3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3.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建筑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源头,而针对投资决策阶段建筑造价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建筑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关系着后期项目施工的决断,建筑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先决性与指导的意义。另一方面,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选择投资方案的主要依据,也是决定项目可行性与项目审批的依据,是整个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源头。在投资决策阶段,依据已有的资料对整个建筑项目的投资费用进行预测与估算。随着投资决策阶段的深化,还应对动态投资进行估算,以防止价格变动对投资决策造成影响。
3.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也是控制建筑造价的主要环节。对于建筑设计阶段造价的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味地减少资金的投入,而是结合建筑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平衡,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功能的优越,使投资得到合理的控制。其次,在建筑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应紧密合作,对建筑项目进行限额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并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及时对成本进行计算,以便达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以招标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招标,并编制竞争机制,利用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以达到造价管理的目的。最后,应从诸多设计方案中进行比选,切实加强对其专业性、经济性的论证,确保所选的设计方案的质量最高、造价最低,才能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3.3 招投标阶段
首先,实现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目的,招标单位首先应结合市场实际变化,并切合实际编制出合理的标底,确保标底的合理性、正确性。其次,业主可结合建筑的规模、类型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包方式,以便使建筑造价得到控制。还应引入竞争机制,以便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在建筑招标阶段,还应制定合理的招投标制度,并确保招投标环节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可避免招标阶段出现腐败或混乱的现象。最后,招标单位应根据建筑项目的规模、技术等要求,选择具备足够技术、资本、能力的施工单位,才能使建筑造价得到合理的控制。在签订合同时,建筑项目的合同文件,是发包人与承包商双方必须遵守的文件合同,更是约束双方行为的唯一准则与依据。但由于建筑项目具备周期长、数量大,且牵涉面广泛,使建筑全过程的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应结合建筑施工阶段设计不同阶段的合同管理内容与目标。还应结合建筑项目管理要求,制定建筑造价管理目标,确保建筑造价管理的可靠性、正确性。
3.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项目,是各阶段投入资金最大的阶段。在建筑施工阶段,做好造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工阶段是建筑项目主要组成部分,不仅牵涉人力、物力、设备等诸多方面,也是决定建筑质量的主要阶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并严禁更改施工图纸内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建筑计量有着紧密联系,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建筑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核验,以便统计出准确的数据资料。与此还应对照设计图纸、施工进度及现场签证,审核签认计量单,以便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在建筑施工阶段,还应结合标书规定,对材料的价格进行审核,并根据竣工调价系数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不仅能使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也能避免产生不必要资金,为单位带来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应结合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并适当合理的简化施工工序,可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确定材料价格,以便使建筑造价得到控制。建立健全建筑质量体系,适时了解与掌握市场价格、控制建筑变革等措施,有利于建筑造价的控制。最后,切实强化对施工人员的成本教育,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成本意识和造价控制方法,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造价管理工作之中,有效达到造价控制的最优化。
3.5 竣工阶段
建筑的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首先,安排专业的审计人员,对建筑产生的资金成本进行检查与审核。了解变更内容,熟悉建筑变更流程与增减建筑量情况,才能为建筑决算审计奠定基础。还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严格的审计制度,保障建筑决算的正确性、严格性、可靠性,保障经济效益。具体的就是强化建筑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注重建筑竣工资料的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应确保其专业性和完整性。而结算审计人员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整个竣工结算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将建筑费用汇总,及时编制建筑竣工结算报告,在做好自我审查的基础上才能上交,从而确保其与真实的建筑造价相同。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新经济时代的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提出了新要求,在结合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在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中,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在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策略上不断地创新和优化,可有效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达到造价管理的目的,还能推动我国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宏光.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7,(36).
[2]杨鑫.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4).
[3]华海林.建设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3).
[4]李方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
[5]康彦博.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44).
收稿日期:2018-04-19
作者简介:李超(1988-),女,江西人,湖南恒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