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概述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查询、图表分析、实时召测等功能、结合相关分析结果初步锁定窃电嫌疑户,选择合适时机开展现场反窃电工作,最终完成对窃电用户的查处。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主要应用在各县、市公司及其所辖基层供电所(站)低压台区。在低压台区考核计量总表和“台区(配电房)—表计”对应关系正确的基础上,对高损台区即可利用该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图表进行分析、对比,判断高损台区是否存在窃电嫌疑。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应用
2.1 高损台区的筛选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级应用-线损分析-台区线损分析-台区线损监测-台区线损统计-线损过大”查询窗口中,对日线损超大的台区,见图1,剔除明显由于用户表计采集失败、未安装覆盖引起的“正常”线损偏高台区,对其他一直处于不明线损超大台区均可列为有窃电嫌疑台区,使用曲线、电量、召测等数据进行分析,锁定窃电嫌疑用户。
2.2 利用系统数据分析,锁定窃电嫌疑用户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该高损台区相关数据查询、图表分析、实时召测等功能,借助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比对,相互验证,同时结合对用户生活用电情况的了解,锁定窃电嫌疑用户。
2.2.1 曲线分析法
在台区线损曲线查询窗口中,查询该台区月度线损曲线情况,重点选择曲线变化较大的月份,依据曲线的峰值和谷值分析出损失电量变化值,目的是掌握该台区损失电量的大小,发现其变化规律,以便下一步在用户电量分析中进行联系、比对分析。
2.2.2 电量分析法
应用系统“高级应用-用电情况统计-电量分析-电量数据查询”,导出该台区所有用户对应月份的日用电量明细,按日期升序排列后,逐户分析当月用户日电量的变化情况,如发现用户日电量变化情况接近台区线损曲线变化时,则将该用户进行重点标记,见图3,这些用户日电量的变化特点基本是:当该用户日电量小时,台区线损高;当该用户日电量高时,台区线损低。
当将该用户的“日电量数据的负值”以曲线方式表现时,会发现其曲线与台区曲线的相似度极高,见图4。
但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即用户电量多时台区线损高,用户电量少时则台区线损也低,这种现象则可能是该用户的计量表发生故障,是否属于窃电,则需待现场分析后确定。
2.2.3 数据召测法
(1)电流数据召测。此方法主要是召测单相用户的相线、零线的电流,从查处情况看,窃电方式均是从企业的供电线路上直接接线或绕过计量装置用电,由于零线共用,窃电线路相线上的电流部分或全部从表计零线中返回,因此,出现了零线电流大于相线电流的情况。
具体做法是:在“电表数据”中选择“当前A相电流、当前零线电流”,对有窃电嫌疑台区的所有用户逐个进行实时召测,见图5,在召测中若出现零线电流大于相线电流时,则可将该用户列为窃电嫌疑户进行反窃电检查,从反窃电结果分析来看,此方法查获窃电户概率较高。
(2)电压数据召测。由于三相用户的零线电流数值是各相相线的矢量和,需结合各相功率因数进行计算判断,专业性和难度都比较大,且一部分三相表计的零线不是直接经过计量表计,只属于电压回路接线,无电流产生,没有参考价值。因此,对于三相表计主要是进行三相电压的召测(测量方法同上),判断三相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发现电压缺相时,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时间、用户电量变化等二手数据,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反窃电排查。
(3)其他数据召测。除上述数据召测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其他现象(如智能表开盖记录、当前反向有功电能、恒定磁场干扰记录等)均可作为反窃电分析数据加以应用。
2.2.4 窃电嫌疑用户锁定
当嫌疑用户出现连续几天无电量时,应对用户居家情况、年龄结构、生活习性,以及是否存在出租行为进行了解,为有效查处窃电提供参考依据。如了解到有成年人在正常居住但无电量上传的,即可基本确定为窃电嫌疑用户,分析后确定是否应立即进行现场反窃电。一些窃电嫌疑用户的窃电行为无规律可循,如用几天窃几天,则需再进行查询数据进行跟踪。一旦出现“当前有功电能示值”与当天“零点冻结抄表数据”一致时,即可判定该用户已处于窃电进行时,则需安排现场反窃电工作。
跟踪也是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数据查询功能,在“基本应用→数据采集管理→数据召测→基本数据召测”页面中,对“实时数据”中的“0CF129当前正向有功电能示值”进行召测,见图6;将召测到的“当前正向有功电能示值”与该用户当天零点冻结抄表数据进行对比,见图7,如果实时电能表示值与当天零点冻结抄表数据一致,即可立即安排现场反窃电。
2.2.5 现场实施反窃电
现场查处应确定好用电户及表计的具体位置、家庭成员等情况,准备必要的检查器材和工具,以便更快、更准确地查获窃电对象;在查处过程中注意证据的采集和留存,以规范、迅速、准确处理为指导原则,进行现场反窃电。
2.2.6 闭环处理
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据窃电户电量的数据分析,以及窃电户交代窃电情况的可信度,一旦确定真实结果,立即做好窃电户对相关资料的签字确认工作,并按《供电营业规则》有关窃电的规定进行处理。对于处理的窃电款项,应及时在营销系统发起窃电处理流程,并整理归档相关证据,以实行窃电处理的闭环管理。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流程及人力保证
为保证基层供电所(站)能熟练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反窃电工作,在技术措施上:公司成立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指导组,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基层供电所(站)进行指导,双向反馈应用实施、应用效果、应用总结方面的情况;在组织措施上:以公司主管—供电所(站)主责为主线,建立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管理体系,基层一线设立反窃电专项检查管理小组,落实人员、职责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形成高效、顺畅的反窃电工作网络,保障反窃电工作方案能持续、有序地推进。
4 特色亮点
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最明显的是实现了反窃电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反窃电工作从现场到系统的转变,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转变,从原始手段到科技信息手段的转变,从漫无目的到有的放矢的转变。
事实证明,通过该应用往往能够快速、准确发现高损台区中窃电、表计故障、违约用电(超容)、黑户等电量“跑、冒、漏、滴”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纠正,使台区线损进入正常范围,挽回企业损失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正常的用电秩序。
5 实践效果
我公司积极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现场查处窃电的能力明显提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一段时期的运用,截至2017年年底,成功查处窃电67起,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费80.4万元;查处违约用电182起,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费58.3万元,无论在查处用户数量和追补电量电费上同比都有相当大的提高,基本上根治了用户的窃电行为,使反窃电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建立了良好的社会供电和用电秩序。
在营销规范上,通过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反窃电工作的成效。在公司组织、管理、监督、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的跟进下,日均采集成功率、台区线损正确可算率等各项专业指标也得到了稳步提升。随着低压线损管理的日益加强,营销规范化、精益化工作不断的深入,公司营销管理的基础将会日趋扎实。
(作者系国网浙江东阳市供电有限公司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