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陈广学:智能包装为物联网时代增彩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11-12

物联网就是要让每个物体实现智能连接,有望引领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在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中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战略创新点。传统传媒印书报纸等所必须的印刷,在物联网时代也开始迅速向另一个方向转变,包括3D打印、印刷显示及用印刷技术处理各种先进的表面和进行微加工,都是将现代智能制造技术融于传统印刷的成果。华南理工大学陈广学教授,长期从事图文信息处理、数字印刷、智能包装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科研工作,他认为,智能印刷将在物联网时代大有可为

陈广学出生于1963年,工学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和裕同研究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信息记录材料、数字成像印刷系统、地图电子出版系统、高保真颜色信息传输与再现等具有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多项成果,申报发明专利60余项,有效提升了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数字印刷与智能包装行业的领头人。

在华南理工大学任职期间,陈广学教授牵头创建了“数字印刷与绿色包装”学术团队,并主持和参与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主讲“印刷材料与适性”“高等色彩学”“数字印刷与媒体传播”“印刷图像学”等课程,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博士,以及合作博士后50余名。

另外,陈广学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有《地图制版与印刷》《3D打印技术》两部著作,为数字印刷和智能包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他先后担任中国感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包装联合会科技委委员兼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国际印刷电子与智能包装产业联合体联席主席、深圳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协会联席会长,《包装工程》《包装学报》《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委和《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副主编等学术职务。受邀担任10余种国际、国内期刊审稿人及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荣获陕西省科协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随着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陈广学教授敏锐地发现智能包装技术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随着商品的不断多元化,对环境和包装都有了更加特殊的要求,而智能包装中融入了机械、电气、电子和化学性能等新技术,不仅具有传统通用的包装功能,还具备一些特殊的性能,从而使包装的意义更加宽泛。  

据陈广学教授介绍,智能包装核心技术可概括为三大类:包装数字化、包装可视化和智能包装云平台。

1)数字化方面。实现智能包装的第一步是实现数字化,据此提供信息采集入口,并以包装为载体,通过二维码、图像识别、增强现实AR、RFID、NFC、数字水印、TTI标签、智能传感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对商品的原材料、生产、仓储、物流、销售、消费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从而为构建智慧物联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源。这是现实发展需求,更是行业的一种必然选择。

2)可视化方面。智能包装可视化是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智能感知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智能包装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包装变成真正的自媒体和万物互联的载体,据此,将商品本身的性状及位置信息,包括商品的原材料、生产、仓储、物流、销售、消费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信息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及音视频等可视化的方式,实时地显示在包装盒体、终端设备或后台屏幕上,从而实现实时交互、处理、监控和决策的目的。让消费者实时观察包装状态的同时,有效提升购物体验,提升了商家品牌价值。陈广学教授表示,尤其是AR技术的引入,使其与包装结合,让真实的包装和虚拟的信息进行实时叠加,不仅能实现产品信息的可视化,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并选择商品,而且能达到创意营销的目的,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和行业发展趋势。因此,AR和智能包装的结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期待。

3)智能包装云平台及价值链延伸方面。陈广学教授通过引入微笑曲线理论对包装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指出智能包装可提升产品附加值。

1)将收集的产品相关信息利用数字化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或功能性材料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或包装自身表现出来,一方面能够实现产品防伪、追溯、即时信息获取等功能,另一方面能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及产品的附加值。众所周知,在传统产业链中,产品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研发和营销两端,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这就让偏重制造的企业很难提升产品附加值,而智能包装技术的参与,则为制造行业增加附加值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2)陈广学教授提出,在物联网基础上打造的智能包装将会助力供应链创新,使供应链管理实现可视化与高效化。具体而言,就是以包装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手段,真正实现包装可视化,有效助推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与高效,增加产业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目前,智能包装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第一代智能包装技术还仅仅基于光学/视觉识别技术,更侧重于通过光学特性解决防伪、追踪、防盗等问题,并不能满足产业的高需求。为此,陈广学等正在积极开发第二代智能包装技术,该智能包装将融合印刷电子、RFID、柔性显示等新型技术,让商品及其包装对于人类更具亲和力,甚至实现更加便捷的人机交互式沟通,使得“智能”包装更加主动地呈现出物联网特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为商家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包装市场必将大有可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向着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

上一篇:宏愿跬步积 攀登有蹊径 ——记进贤县英才书院院长、栖贤山徽标著作权人舒红峰
下一篇:用执着的精神揭开 地球物理科学的神秘面纱 ——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祖安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