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要闻 > 科技政务 > 正文

科技部发布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未来将聚焦“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等开展遥感分析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1-12-22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凌纪伟)12月20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从科技部当日召开的报告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科技部总体部署,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完成了2021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空天领域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风云、高分、资源、海洋等国产卫星数据及国外卫星数据,保障了年度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介绍说,今年的报告具有3个亮点:一是成果多。今年共部署4个专题,产出23个数据产品,是开展专题研究最多的年份之一,产出数据产品也是历年最多;二是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的4个专题报告从选题上直接对标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2015年为基准年,对目标提出前和提出后的陆域生态系统状况、粮食生产形势等进行监测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展情况;三是在分析深度上更下功夫。比如,今年湖泊专题,不仅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湖泊水量的变化,还进一步对危害淡水安全的藻华暴发情况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监测分析。今年草原专题深入分析草原承载力、草蓄平衡的问题,既反映了草原退化与恢复程度情况,还回答了大家非常关心的“草原的草够不够放牧”的问题。

  刘志春表示,年度报告选题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环境治理主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切,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的周期性规律。

  “为了做好年报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选题规划,今年初,我们制定了面向2021—2025年的年报工作计划。”刘志春说,年报未来将聚焦粮食安全、“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热点问题及冰冻圈、生态环境脆弱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目前已确定2022年两个专题是“北极冰雪与生态环境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据了解,科技部自2012年启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截至今年已连续10年发布了29个专题报告。该项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数据和决策支撑,是助力我国遥感科技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具体举措和务实行动。

上一篇:修订后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明年1月1日施行
下一篇:中国太保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