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要闻 > 科技政务 > 正文

国务院决定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 允许其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从繁琐杂务中解放出来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8-07-0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的措施,更大释放创新活力;部署进一步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草案)》。

  会议指出,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项目申报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供。减少各类检查、评估、审计,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实施周期3年以下项目一般不作过程检查。将财务和技术验收合并为项目期末一次性综合评价。允许科研人员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从繁琐杂务中解放出来。二是充分相信科研人员,尊重人才,赋予他们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可特事特办、不搞招投标。科研人员在研究方向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可自主调整技术路线。项目直接费用除设备费外,其他费用调剂权下放项目承担单位。三是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加大薪酬激励,对全时全职的团队负责人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相应增加当年绩效工资总量。四是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区别对待因科研不确定性未能实现预想目标和学术不端导致的项目失败,严惩弄虚作假。五是围绕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实行差别化经费保障、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开展“绿色通道”试点,加快形成经验向全国推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告诉记者,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只有最大程度地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才能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生根。当前,有效激励不足、低效约束太多,成为科技体制机制的突出问题。放开搞活应成为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的重要思路,进一步增大科研人才自主权,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将有利于释放我国科技创新活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首先要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建设新型科技创新服务机制,特别是在项目申报、成果验收、经费使用等方面,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让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和创新。其次要改革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和丰富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式,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水平大规模创造和有效转移转化,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最后,改革利益分配机制,给科研人员更多物质激励,提高对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的激励力度,免除其后顾之忧,让科技人员更有成就感、获得感,使其名利双收。

上一篇:我国发布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下一篇:我国将建立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科技评价体系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