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要闻 > 科技政务 > 正文

在八个方面下功夫 广西部署2021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1-02-03
  2月2日,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采取视频形式召开,自治区在南宁设主会场,各市、县(市、区)、中国电信南宁分公司设分会场,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会议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为广西“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作2021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广西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克纯主持会议。

  费志荣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十三五”以来广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新发展阶段加快推动广西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做好“十四五”和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费志荣指出,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时期尤其是近三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企业创新活力、科技开放合作水平、科技人才水平和创新平台能力等方面显著提升。做好“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对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全区科技系统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抓好“十四五”和2021年全区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一是精准谋划组织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二是启动实施科技强桂三年行动;三是组织实施六大科技创新工程;四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五是增强科技平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六是深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会上,曹坤华作了题为《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全力提升创新支撑广西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广西科技创新工作以壮产业、保民生、提能力、促开放、改体制为着力点,全面完成“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实现了“十三五”各项任务的顺利收官。“十四五”期间广西要聚焦一些有潜力、可发展的创新领域,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力争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和创新引领。到2025年,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五个倍增”: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有R&D投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倍增。

  曹坤华在报告中对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安排,明确提出了全年工作目标。2021年广西科技系统将重点下功夫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二是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三是在构建创新平台载体上下功夫,优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四是在做好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功夫,强化创新智力支撑;五是在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上下功夫,促进创新红利普惠共享;六是在拓展科技合作新空间上下功夫,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七是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建设现代化科技治理体系;八是在强化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上下功夫,保障科技事业行稳致远。

  曹坤华强调,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确保各项重大任务落实见效,迈好以创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一是要坚持以系统观念提升科技体系化能力,充分认识“全局中的科技”和“科技中的全局”,不断加强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二是要坚持把科技工作重心聚焦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合理配置好创新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三是要坚持提升科技创新治理效能,更加注重并不断提升科技投入的产出率、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科技政策的落实率;四是要坚持踵事增华、踔厉奋发的工作态度,紧紧围绕此次会议提出要求和目标,千方百计抓好工作落实。

  会议要求,全区科技系统要坚持“高”的追求,鼓足“闯”的干劲,弘扬“实”的作风,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努力开创科技创新支撑广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上,北海市政府、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柳州高新区、南宁市武鸣区政府、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黄瀚,广西科技厅领导班子成员,广西科技领导小组、广西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广西创新办成员单位及有关责任单位负责同志在自治区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以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代表和广西科技厅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职工等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上一篇:科技镇长团助江阴企业打通技术创新“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瞄准“三高四新” 湖南科技“七大计划”挺进“十四五”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