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科技创新 > 创新成果 >
  • 架一座“天桥” 让成都科技成果去以色列落地

    进入深冬,在位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哈伯泽尔街道30号(HABRZEL 30th)大厦7层的动力空间(Innonation Power House)孵化器内一派热火朝天。四川与以色列的科技一线创新成果,正在这里密集地交汇流通。来自中以两国的科技创新中介人员一面收集了解以色列科技企业的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一面筛选四川优势企业配对,为两地搭建起信息沟通、项目对接、技术及成果转移转化的桥梁。

    2020-01-13
  • 我国学者在光纤单分子检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U1701268, 61805106)等资助下,暨南大学关柏鸥教授团队在光纤单分子检测及光热疗法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0-01-09
  • 德研究揭示 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青蒿素是现今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但有些疟原虫逐渐对它产生了耐药性。德国研究人员近日表示,他们找到了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的机理,这一发现有助于未来改善针对疟疾的药物。

    2020-01-09
  • 白醋为墨新型密写纸更安全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团队采用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和有机植物纤维复合,研制出新型密写纸,可用于秘密文字和图案的快速加密和解密。该成果近日发表于《欧洲化学》。

    2020-01-08
  • 航天科工虹膜系统可实现远距离识别

    记者7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获悉,该所自主研发的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可实现远距离快速准确识别人员身份。

    2020-01-08
  • 超高海水淡化和发电性能复合光热新材料诞生

    近年来,材料学界在光热材料的研究中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单组分材料有限的光热转换效率,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记者7日从云南大学和云南省科技厅了解到,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近期利用化学方法,将贵金属、半导体和碳基材料复合,得到一种新的具有超高海水淡化和发电性能的复合光热材料。

    2020-01-08
  • 既能抗菌又能消炎 新型水凝胶可治愈创伤

      伤口感染会增加全身性并发症的风险,如败血症,而且由于抗菌素耐药性的增加,治疗可能会很困难。瑞典隆德大学的马努基·卜泰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水凝胶,其中含有一种凝血酶衍生肽,即TCP-25,它可以杀死细菌并减少炎症。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临床分离的体外细菌均有效,并可用于小鼠皮下感染和猪部分伤口感染的治疗。该肽的生物活性裂解片段与人创口液中发现的片段相似。结果表明,这种含抗炎抗菌肽的功能化水凝胶是一种有前途的创面愈合剂。

    2020-01-08
  • 国际专家学者分享量子计算信息最新成果

    1月6日,第23届量子信息处理国际会议(QIP 2020)在深圳召开。大会聚集了来自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大、香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全球各大著名科研单位和大学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阿里巴巴、量旋科技、华为、量子网络、百度、国盾量子、本源量子、苏黎世仪器、山东国耀量子雷达、启科量子、北京燕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IOP、Google、微软和IBM等涉及量子科技的企业界代表700余人参加。

    2020-01-07
  • 雄安新区发布 两项智能基础设施创新成果

    雄安新区智能基础设施创新成果发布会日前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了“智能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和“智能接入设备X-Hub”两项创新成果,这标志着雄安新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智能城市进入新阶段。

    2020-01-07
  • “激光针”:科学家探测空气污染有了“新式武器”

     在黑色的夜幕中,一束激光如同一根闪亮的金针直插天空。“这就是我们的‘大气探针’,可以实时监测从地面到10公里高空范围内的雾霾分布并分析其成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专家张天舒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空气污染探测中的“新式武器”——激光雷达。

    2020-01-06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